用格法
【用格法】(一)
过去有“凡谜都有格”的说法,其含义是凡谜的构成,其底面扣合方式各有一定的规则。后来,张起南在《橐园春灯话》中明确把谜格和谜体区分开来,指出“用格必须在旁注明,体则不能先为表示”。现今谜界对谜格又有进了一步的认识,把它作为剪裁谜底的方法,并限制在字形变和字序变两种情况下才可使用。
先谈字形变的格(包括损减字的某一部分字素和字素的离合)。
众口一词(猜邮电设备)〔碎锦格〕信筒
按格当将“信筒”各个字素读成“人言个个同”,才切“众口一词”题意。从此例可以知道,“信”是左右拆读,“筒”是上下拆读。凡用这两类方法拆读的,属分读类格;倘若把“信筒”舍弃一边,单留“言个个同”,则属半读类格。
变移字形还包括近音谐读(梨花格谜)和形似讹读(亥豕格谜)两类谜格。因为近音谐读没有改变(或仅稍有改变)字的读音,但是从音谐里暗将此字换作彼字解义;形似讹读已经变换字形,但只是以此字假借他字,而没有改变读音,这都符合变移字形条件。所以这两类谜格应属于字形变的格。
泄白格既不涉及字形的变化,又不对谜底作任何改造,只能作为提示底和面之间有字对露的标识。
附:变移谜底字形的格(略)
【用格法】(二)
再谈字序变的格。所谓字序变,是指谜底中有字向上或向下挪动。
如:矢志从一(猜成语)誓不两立
此谜如果按“移字类格”中诸格改造其底,它的字序便有如下变化:
按“下楼格”读成--不两立誓
按“上楼格”读成--立誓不两
按“上下楼格”读成--立不两誓
按“蕉心格”读成--誓两不立
按“回首格”读成--不誓两立
按“掉尾格”读成--誓不立两
按“辘轳格”读成--不誓立两
按“双钩格”读成--两立誓不
按“卷帘格”读成--立两不誓
诸格调字变化不同,按底句文意回解题义来衡量,则有顺句和拗句之分。所以用格改造谜底以适合题面句义扣合,应是择优选用。
关于在谜底句上增加一字,或删除一字,也能改变其原来文义的加字类和减字类格,可参看附字类格,可参看附表“调整谜底字序的格”,这里即不详述。
变移字形和调整字序,都可使底句文意改造为另一种新义,这是谜格的功能,也是用格的积极一面。但是,谜格也有对谜底字和句型损伤、破坏过重的消极一面。所以前人说:“谜之用格,终嫌做作,纵极灵巧,究失天然。“即使公认为最自然的“卷帘格”,张起南也嫌它“难猜,亦最难作”。还有最简易的“秋千格”,竟无一则称佳者。
今录《橐园春灯话》中一段话,作为用格的准则:“是格者,不得已而用之者也。然只可以一格为限,若兼用数格,则不独千头万绪,猜者为难,且破碎支离,必非佳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