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条边遗址
清政府为巩固满洲贵州的统治,把辽沈地区、辽河流域、吉林部分地区看成是自己的“祖宗肇迹兴王这所”,是“我朝龙兴重地”。为了维护这个特殊地域,严禁汉人和其他族人入内,便修筑起柳条边作区域标志。把“边里”和“边外”都划为“禁区”。在柳条边外,分布着清室的多处围场,作为满族统治者打围习武的场所。本县英额门至东北色珠勒阿林,方圆520余里之地,是其围场之一。柳条边南起丹东大东沟西南,北上经凤城,折向东北经新宾旺清门、清原英额门、再折向西北至开原威远堡,再折向西南到山海关与长城相连,全长1950余华里。清崇德3年(1638)开始修筑,到顺治末年(1661)筑成。这段称为“老边”,亦称“盛京边墙”。康熙9年(1670)至20年(1681)又修筑从开原的威远堡延向东北到吉林的法特哈一段,称为“新边”。整个柳条边上设置20个边门。本县英莪(额)边门是“老边”的十六个边门之一。各边门设有驻军,以看护围场和检查出入边门的人员。柳条边在本县境内走向是:从开原的宁远经西丰县蜿蜒入清原境,经大孤家子镇的千金沟口、罗家坟沟口、方塘沟口、泉眼头村北会地沟口、松树嘴西北大城子沟口、刘家崴子西炮沟口入土口子乡。经滚子沟、土口子后山根、四合堡下坎子、拐磨沟东团林子入英额门镇。经永安堡南、新立屯东、英额门河北原边门、三道松树沟、大石头沟北入甘井子乡。经复兴屯、小苇塘沟北入南山城镇。经三道河、二枉沟、大枉沟东入新宾县。境内全长163华里。柳条边是用土堆成宽三尺、高三尺的堤。堤上每隔五尺插柳条三根,再用绳子连结横条柳枝,即所谓“插柳结绳”。土堤外侧,挖深八尺,底宽五尺,上宽八尺的边壕。清政府规定:凡在“盛京围场内,有私人打枪,被劫惊散牲畜者,不论次数,系旗人发各省驻防当差,民人发附近充军。其私人采蘑菇,砍伐木植者,拟以满徒,分别旗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