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地
牛头地,又称牛具税地。金对猛安、谋克户实施的一种土地分配制度。金建国后,始行牛头地制,即依牛具授田徵税。其制每一耒牛三头为一具,及民二十五口(包括家庭奴隶),可受田四顷四亩,每年向国家赋粟一石(以后税有所减轻)。并规定官民占田不得超过四十具。金初,牛具税并不直接上缴国库,多用于地方粮储以备饥馑和猛安、谋克官员俸禄。金中期,牛具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之一。金占领中原后,大批猛安、谋克户南迁,与汉人杂居,受汉族租佃经济所影响。女真族也实行计口授田,牛头地制逐渐式微。
牛头地,又称牛具税地。金对猛安、谋克户实施的一种土地分配制度。金建国后,始行牛头地制,即依牛具授田徵税。其制每一耒牛三头为一具,及民二十五口(包括家庭奴隶),可受田四顷四亩,每年向国家赋粟一石(以后税有所减轻)。并规定官民占田不得超过四十具。金初,牛具税并不直接上缴国库,多用于地方粮储以备饥馑和猛安、谋克官员俸禄。金中期,牛具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之一。金占领中原后,大批猛安、谋克户南迁,与汉人杂居,受汉族租佃经济所影响。女真族也实行计口授田,牛头地制逐渐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