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京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陈京莹(1863——1894.9.17),字则友,福建闽县人。光绪七年(1881年),天津水师学堂建成招生,陈京莹应考入选,成为第一届驾驶班学生。十年(1884年),堂课卒业,派上“威远”舰实习。期满,留北洋任职,授把总。十三年(1887年)初,清政府在英、德订购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4艘巡洋舰竣工,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派员出洋接带。陈京莹随管带林永升赴德国接带“经远”舰,帮同驾驶,尽心尽力。回国后,调充“经远”驾驶二副,擢千总。十五年(1889年)初,李鸿章为新成军的北洋海军拣员补署要缺,请准以陈京莹升署左翼左营守备。十八年(1892年)三月,署缺三年期满,照章实授。

陈京莹为人笃友爱,“蔼然可亲,虽议论伉直,而无忤于人”。

光绪二十年(1894年)春,李鸿章校阅北洋海军。事毕,奏保办理海军出力人员,陈京莹得保都司,赏戴花翎。不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陈京莹“生平事亲孝,战时父母俱在,屡上家书,自告必死”。他在信中说:“大丈夫以殁于战场为幸,但恨尽忠不能尽孝耳。双亲老矣,勿因丧子感伤以重儿罪”。八月十八日,北洋海军主力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黄海海面与日本联合舰队展开激战。至下午3时30分左右,“致远”舰被击沉。接着,日本第一游击队“吉野”等四舰又围攻“经远”,“经远”被划出阵外,势孤力单,中弹甚多,“船甫离群,火势陡发”。陈京莹协同御敌救火,毫不畏惧,表现极为出色,激战中,管带林永升、帮带大副陈荣先后壮烈牺牲,陈京莹接替指挥,不久也中炮阵亡,时年32岁。陈京莹牺牲后,“经远”被日舰击沉,舰上官兵仅16人获救,事闻,清廷以陈京莹死事惨烈,着从优议恤。

陈京莹有子二:长子陈秀琯、次子陈扬琛,皆供职于海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