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大成镇

1、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大成镇大成镇位于浦北县的最南端,东与本县张黄镇接壤,南和合浦县常乐镇相邻,西同灵山县文利镇隔江相望,北跟本县白石水交界。全镇辖15个村委会,一个社区,192个村民小组,2002年年末总人口30394人,总面积1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707亩。

大成镇地处灵山、浦北、合浦三县交汇处,交通便利,209国道由东向西穿镇而过,成百水泥砼过境公路直达镇政府所在地大成圩。金联至罗城三级公路由北向南贯通。2000年实现了村村通四级公路。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大成镇的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基层设施和城镇化建设不断完善、教育事业循序渐进。大成镇物阜民丰,人杰地灵,是广西著名的“香蕉之乡”。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1167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9837万元,工业总产值1114万元,第三产业总产值719万元。财政收入4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70元,1999年注册了“通天牌”香蕉商标,树立了品牌意识,增强了市场占有份额和产品竞争力,并逐步把“通天牌”香蕉这一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全镇现有普通中学一所,小学13所,在职中小学老师3532人。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3])

总人口

28129

15764

12365

家庭户户数

7185

家庭户总人口(总)

28068

家庭户男

15723

家庭户女

12345

0-14岁(总)

7579

0-14岁男

4537

0-14岁女

3042

15-64岁(总)

18432

15-64岁男

10165

15-64岁女

8267

65岁及以上(总)

2118

65岁及以上男

1062

65岁及以上女

105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7607

2、广东省信宜市大成镇大成镇位于信宜市东南部,距信宜市区27公里,有二级沥青路相通,东邻钱排镇,南接高州市,西连丁堡、水口两镇,北靠白石镇,地貌为低、中山区,属典型的山区镇。全镇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辖15个村委会,总人口4.5万人。

大成镇

镇内花岗岩储量丰富,据省地质专家探明,优质花岗岩储量达5亿立方米以上,有海浪花、虎皮石、黑石等10多个品种。

镇内山高坡陡,溪流众多,而且落差大。据省水利专家测算,可利用的水力资源达2.4万千瓦,可建水电站35座。目前在辖区内已建成水电站23座,总装机容量1.3万千瓦,年发电量近5000万度。

镇内旅游资源丰富,大田顶、大雾岭在广东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大田顶,又名大天顶,位于大成镇东部,海拔1704米,地处亚热带南端,是云开山脉大雾岭的主峰,为粤西第一高峰,属信宜市八景之“顶峰锦绣”。附近有海拔逾千米的山峰数十座,是粤西天然森林植被保存最为完好的地区,是一座珍贵的绿色资源库和基因库。大田顶过是一座荒山野岭,1956年在半山腰建起国营大雾岭林场,1973年在山顶建广播电视差转台,开通大成镇至山顶公路,才引来众多游客前去观光。大雾岭有一万多亩原始森林,野生植物近2000种,经鉴定的野生高等植物184科629属,1209种。其中有40种是现有文献记载中在广东未见分布的;有距今约300万年的古生代和距今100万年的中生代的孓遗植物;有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桫椤等珍稀、濒危植物8种;属于国家二类、三类保护植物圆籽荷、红椿等多种;还有14种世界上其他地方尚未发现有分布的大雾岭特有种。珍贵的用材树种很多,药用植物达四五百种。观赏植物也很丰富,仅兰科就有50多种。还有珍贵的娃娃鱼、大步甲、猫头鹰、啄木鸟等动物资源,堪称为一个天然的动植物园。由于大雾岭地理位置特殊,生物种质资源丰富,生态功能齐全,可发挥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巨大为了保护这块不可多得的绿色瑰宝,1994年4月,茂名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1996年2月,经专家鉴定,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现正向国家报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全镇乡镇企业900多个,从业人员6000多人,主要以石料开采、石板材加工、小水电生产、木器加工、农机制造、果品加工和建材生产为主,其中石料开采、石板材加工和小水电生产是该镇特色支柱产业,已成为镇、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镇内开设有10大石场,建起一了占地153亩的石材工业园区,园区内拥有130多间石材加工及配套企业,年产石板材120多万平方米,年综合产值达9035万元,成为茂名市最大的花岗岩板材加工区。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和种植南蕉等经济作物。

大成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1])总人口

31982

16145

15837

家庭户户数

9201

家庭户总人口(总)

31853

家庭户男

16039

家庭户女

15814

0-14岁(总)

14149

0-14岁男

7453

0-14岁女

6696

15-64岁(总)

14995

15-64岁男

7250

15-64岁女

7745

65岁及以上(总)

2838

65岁及以上男

1442

65岁及以上女

139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8720

下辖村[2]

大成村

水美村

禄豪村

双乐村

城垌村

冲尾村

大樟村

丽沙村

禄福村

石屏村

塘坳村

相友村

下湾村

上湾村

北梭村

3、海南省儋州市大成镇一、概况:大成镇所辖面积295.4平方公里,共有59个自然村,总人口11383人,非农业人口1489人,占本镇人口的13.1%.全镇现有耕地面积14074亩。

大成镇

二、地理气候:位于本市中部,距市中心那大镇22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19°31′、东经109°33′。地处丘陵地带,平均海拔101米。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639.6毫米。年平均气温23℃, 一月份平均气温16~17℃, 七月份平均气温27~28℃。

三、经济文化:该镇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番薯、橡胶和甘蔗。镇上居民主要从事小手工业、商贩、运输业等。镇上职业中学、小学、卫生院。

四、历史沿革:该镇1819年(清嘉庆二十四年),属儋州南太平里。1926年之前,镇址附近有调南市,衰落后建塘源市,生意迹不景气,遂于1926年8月15日于现址建立“大成市”,取大吉大利,大成大就之意。1932年(民国21年),大成市属儋县第四区正太平里,区公所在大星市。解放初期属儋县第六区。1958年与西培、西庆、西华三个农场合并,成立东风人民公社,次年场社分开,独为大成人民公社。1970年将4个生产大队划归宝岛公社。1983年底改公社为区,1987年改区为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