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有祥

坤沙之后,鲍有祥成为“金三角”新霸主鲍有祥,现任佤邦政府主席、佤邦联合军总司令、佤邦联合党总书记 佤邦财政部长。王丽是鲍有祥的秘书。她的朋友指点我们,可以在王丽面前开任何玩笑,但千万不能指责鲍总,否则会招致她的狂怒。几乎所有的佤邦人,对鲍有祥,都有对革命领袖那样的敬畏之情。
旁人告诉我,在佤邦,不能称呼任何一个老板“×总”,那是犯政治错误的。佤邦只有一个“总”,就是书记鲍有祥。至于佤邦联合党副总书记肖明亮,一定要加上“副”字,就是“肖副总”。
鲍有祥,生于佤族头人世家的鲍有祥,是八兄弟中的老六。他和兄长鲍有义、伯父鲍三板一起组建了反政府游击队,靠三条枪起家,60年代,他主动加入当时的反政府政党缅甸共产党。20世纪70年代是缅甸国内民族战争和缅共时代,出现了鸦片将军罗星汉,之后金三角又进入坤沙时代。坤沙集团将鸦片深加工做出能生产高额利润的海洛因。可以说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是金三角的鼎盛期。在战争年代,鲍有祥和他的队伍迅速成长。
20多年的时间里,鲍有祥在缅共从一个营长一路青云直上。1989年,由于“缅共……内部发生了许多问题:根据地越来越小,阶级斗争越搞越激烈,中央主要领导年龄老化,思想僵化,教条主义十分顽固。大民族主义、宗派主义日趋明显,干部中培植亲信,拉帮结伙。连年战争,群众生活逐年下降,部队供给短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引自佤邦政府文件原文),鲍有祥以兵谏的形式脱离缅共,并迅速与缅甸政府达成和平协议,拥兵4万,自治佤邦,成为缅甸最大的民族武装。随后,他与缅甸政府一起攻打坤沙的军队。1996年坤沙集团投降,鲍有祥得到了原来所有坤沙的地盘,在这一年成为金三角新的霸主。控制区面积扩大70%,被佤邦人称为“南佤”。
“我们凭什么当恐怖组织?”
戎马一生的鲍有祥,眼前必须考虑的是佤邦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佤邦被缅甸政府封锁,被国际社会制裁,另一方面,在他统治下的烟农因为罂粟越来越穷困。诸多历史、经济、政治问题迫使他一定要禁种。
“我们这个小小的民族,不懂文化,也不懂科学,整天就和土地打交道,种点大烟过生活,越种越穷,这个民族还怎么发展?但他们是为了生存!完全是为了肚子问题。而且大烟是古时候英国人带来的,不是产党带来的,也不是哪个民族带来的。正因为看到佤邦越种越落后,我才下定决心要在2005年禁种大烟。” 禁烟后怎么办?鲍有祥的回答是:“靠我鲍有祥一个人马上改变是不可能的,我只能是一面做工作,一面往下压,该不种的我就要强行的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这几年经过我们的努力,缅甸政府也看了我们做的这些禁毒工作,中国有些地区比较了解我们情况,所以逐步地在帮助我们。”
鲍有祥坦陈鸦片税是政府要收的:“我们这个地区老百姓是靠种大烟为生的,我们的农业税是40%,有4%的是粮食、交易税,10%是大烟税。”
据国际禁毒机构统计,自1996年起,金三角地区的毒品数量并没有因坤沙集团的覆灭而减少,反而不断增加。同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毒品种类——冰毒。
谈到冰毒,鲍有祥断然否认:“拿大烟做毒品(海洛因)我可以承认,但是拿药水做毒品(化学毒品)我不承认!我们老百姓没那个本事可以做这种东西,这种技术是从泰国来的。国际上可以制裁我,可以骂我,不是我做的东西不应该骂我。那些人看着我们民族太弱小了,看我鲍有祥太弱,这一切都由他们自己决定。他们天天讲人权,人权在哪里?”
曾有评论说鲍有祥领导的军队是恐怖组织,鲍有祥的应对是:“连人家玩的炮仗我们都不会造,凭什么当恐怖组织?当恐怖组织至少得有条件,我们连抽的烟、用的牙签都要去中国买,凭什么去搞这些?”
面对战争的威胁,鲍有祥面无惧色:“我的老百姓一人一支枪,来一个撂倒一个,来两个撂到两个。我的老百姓完全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地方。我鲍有祥和老百姓这些人是打过仗,生存过来的人,三十多年的战争已经教育了佤邦人民。”
去年,我们前往佤邦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考察那里的旅游资源。离开时,同行的一位法国夫人夸鲍有祥的绣花布鞋漂亮,他说是佤族妇女手工绣的,夫人当即建议把布鞋做成旅游产品,一定很多人想买。鲍有祥马上停下脚步,回头望着她,孩子气地问:“是吗?他们想买吗?”
禁种之后,鲍有祥的理想是把毒品的金三角变成旅游的金三角、经济的金三角,尽管这个目标看起来是如此遥远。提到开发旅游后游客在佤邦的人身安全时,他大手一挥:“绝对有保障!在佤邦,可以这样说,只要我还在,一切都是我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