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镇乡

山东省无棣县车镇乡车镇乡地处山东无棣县中西部,面积145.8平方千米,辖74个村委会,74个自然村,人口49424人,其中回族人口5000余人,是全县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乡政府驻车镇村,邮编251913。
车镇乡乡内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津汕高速公路、大济路、车泊路、海港路和准备建设的黄大铁路穿境而过,是北上京津塘,南下苏沪粤的必经之地。津汕高速无棣境内唯一的出口就在车镇乡,库容1000万立方米的三角洼水库和一座220千伏输变电站坐落该乡,境内还拥有35千伏供电所两处,全乡实现了自来水、柏油路、电话、有线电视村村通。
2007年,车镇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县88项重点工作和“631”重点工程,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2007年全乡GDP6.6亿元,比上年增长21%;2007年财政总收入1715.74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82.56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7.59 %和20%;全乡人均纯收入4327元,比上年增长16.7%。2007年全乡招商引资3.8亿元,实现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该乡与滨海新区成功对接后,率先在天津设立了驻滨海新区办事处,与友好乡镇幺六桥乡进行了多次友好互访,使乡政府领导班子思想得到进一步开放,招商视野进一步开阔,招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2007年,肉食鸡分割、利建皮件、拌合站、碣石山成品油、鸿丰棉花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鑫意针织、欧利亚服装、标准化养殖、种鸡孵化、耐火材料、塑料制品等项目都已分别在大杨、车镇园区开工建设。截至年底,落户大杨、五营、车镇园区的项目共有2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家。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渔网加工业已发展成为全乡第四个支柱产业,全乡拥有各型网机1967台,从业人员8000人。狠抓安全生产,与各企业法人签定了安全责任书,并实行定期检查,年内无一例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该乡经济发展全局和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工程。不断完善大杨、车镇两大园区配套建设,规划建设了五营工业园区,搭建了良好的招商引资平台;不断加大对车镇商贸园区及小城镇的建设力度,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先后完成了文化路、车泊路、兴车路、院东路、商贸城中心路绿化、硬化,总长度4500米,完成了路灯照明、人行道和地下排水管网等工程,总投资达1200多万元。2007年2月份,由香港金星房地产开发公司兴建的金鑫商贸城、天津鑫鑫开发公司兴建的鑫鑫商贸城和汇金房产开发公司兴建的汇金商城相继开工建设,形成了车镇商贸城集群,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商贸城规划商铺600多个,摊位1000多个。商贸城已于2007年12月交付使用,原车镇集贸市场也整体迁入,极大地促进了全乡及周边地区的商贸流通业、餐饮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2007年12月,全市经济观摩会对该乡商贸园区建设进行了观摩,对该乡城镇和商贸园区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2007年投资140多万元建设“敬老院老年公寓楼”、五营回民敬老院,投资400多万元建设的“车镇寄宿制中学”已投入使用;投资1200多万元“安康”住宅小区和投资230多万元“车镇文体广场”等项目主体已完工。2007年园区建设项目共投入资金9800多万元。城镇面貌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得到改善。车镇乡实现了农、工、商和城镇建设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在2007年半年、年终县考核中,该乡小城镇建设位居全县第一。
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农业作为基础产业,高度重视。紧紧抓住该乡作为全省第二批扶贫乡镇这个机遇,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善了幸福河、德惠新河多处取水点的水利配套工程,使全乡黄灌面积达到7万亩。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截止2007年底,全乡小枣面积17000亩76万株、冬枣面积5100亩17万株;大力实施“枣业富民”工程,2007年新建成片林4500亩,农田林网4800亩,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园5个,3500亩,全乡6000亩枣园落实了标准化生产管理;稳步推进棉花生产,2007年棉花种植面积29800亩;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大养殖规模,到2007年底,全乡存栏大牲畜1.3万头、羊1.8万只、猪1.3万头,标准化养鸡大棚达到400个,年出栏肉鸡达到1000多万只,使支柱产业转变为全乡的经济优势。全面落实中央对农业的补贴,兑付农业直补资金243万元。认真实施劳动力转移,突出解决零就业。在2007年积极组织开展“解决城乡家庭零就业年”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对务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加快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外出务工,该乡在全县率先完成了2007年解决零就业工作,并建立了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
全乡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9%,初中在校生升高中率稳定在80%以上。投资440万元建设了寄宿制中学及其宿舍楼、餐厅楼于2007年7月份全部投入使用;落实定点小学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2007年9月启动了五营回民学校教学楼建设工程。
文明建设深入开展。认真抓好文明单位及文明村的创建和巩固提高,着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诚信、友善、守法、奉献”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治理农村“脏乱差”,彻底整治 “三大堆”,并落实了长效机制。村级办公场所及文化活动室建设上水平、上档次,年内共完成村级办公、文化场所建设19处;深入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全乡公民综合素质、生活质量,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五营张家从立国“老百姓”事迹被省市媒体广泛宣传报道,白鹤观村翟洪兰被评为“全市十大孝星”之一。蒋桥村连续第3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2007年乡被评为“市级文明乡镇”,小张邢王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