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山镇
无棣县碣石山镇位于无棣县境北部,大济路纵贯南北,新海路横穿东西。境内历史名山---碣石山,海拔63.4米,是鲁北平原唯一的山。碣石山镇面积71.26平

方千米,人口25221人。辖37个村委会,34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大山街村,邮编251910。
基本概况
该镇镇位于无棣县北部,大济路纵贯南北,新海路横穿东西。全镇辖5个办事处,辖37个行政村,2.6万人口,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4.2万亩。素有"齐燕要塞"、"冀鲁枢纽"和"渤海重镇"之美誉。
资源环境
该镇区位优越。即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黄河经济带的结合部,又是京津塘和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区的交汇处。交通便利。新海、大济两条省干线公路在境中心交汇,津汕高速、黄大铁路穿境而过。
资源丰富。盛产枣、棉、粮、畜、鱼。北有埕口盐场,东有富台油田,南有古贝沙堤。电力充足,淡水丰沛,劳动力众多,境内历史名山---碣石山,海拔63.4米,是鲁北平原唯一的山。魏武帝曹操登临并写下著名诗篇《观沧海》的禹贡碣石山。2005年7月 省民政厅批准无棣县大山镇更名为碣石山镇。
经济发展
蓬勃发展的个体私营经济。全镇形成了食品加工、网具加工、渔粉加工和路域第三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大山烧鸡以独特的工艺、特有的风味享誉鲁北,销售加工网点遍布无棣、滨州、东营、河北等地,现已进入省城、京城。以山东宏顺网业公司为龙头的网具加工业年产值达1000万元,全镇现有D95-430以上价值20万元的大型织网机30余台,成为有一定影响和规定的渔网、兔网、鸡网加工基地。渔粉加工业发展成为四厂两市。邱二渔粉厂经国家农业部检查,成为全县首批取得渔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农业完成了3万亩的综合开发工程;小成镇建设实现了街道绿化、净化、美化;集贸市场是全县三大集贸市场之一,年交易额高达6000万元。境内大牲畜交易市场、海产品市场、小枣干鲜果品批发市场、渔粉辅料市场等十分火爆。
协调发展的社会各项事业。全镇实现村村通柏油路、通自来水。由沈炳麟先生捐资22万元兴建码头完小恩美楼成为全县第一所农村楼房式完全小学。1998年大山镇被滨州市命名为“完全文明乡镇”,1999年被山东省综治委评为全省“安全文明乡镇”。
碣石山名吃
大山烧鸡和大山卷饼
大山烧鸡做工独特,先用含有肉桂等中草药的老汤蒸煮,而后熏烤,色泽鲜亮,香而不腻,味道鲜美,有筋道,因此而美名远扬,成为当地的名吃。
大山烧鸡凭借色香味独特的优势,倍受消费者青睐,牢牢占领了滨州、无棣等地的市场,还“飞”进了济南、天津、北京等大中城市,成为了一些餐馆、饭店的特色菜肴。无棣人从大山烧鸡的市场魅力看到了商机,纷纷学习烧鸡制作技术,卖起了大山烧鸡。目前,该县已有1000余户在本地或外出到大中城市制作出售大山烧鸡。
大山烧鸡历史悠久,据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已申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山卷饼也是碣石山名吃之一,它使用绿豆粉做成皮,把馅包裹起来的一种食品。他香酥适口,味道鲜美,因此而美名远扬,游人流连忘返品尝。
下辖村
大山东村 大山中村 大山西村 宋道口村 北陈村 南陈村 马家道口村 古家村 卢家村 坡宋村 张家村 坡竞村 大吴码头村 小吴码头村 韩家码头村 张家码头村 郭家码头村 邢家码头村 付家码头村 刘家黄龙湾村委 王家黄龙湾村委 小楼村 大赵村 小赵村 南楼村 北楼村 李贝孙村 馆里村 庄子西村 庄子东村 冯楼村 梁家村 邱一村 邱二村 邱三村 邱四村 邱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