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蝙蝠虫

物种名称蝙蝠虫

拉丁文名drepanura

生存年代晚寒武世

生存地点 -------

地质层位 -------

辨认要决 -------

物种种类 -------

介绍

头鞍凸起,呈梯形。具三对头鞍沟。眼叶小。固定颊极狭。尾部前侧端伸出一对粗大的长刺,两大刺之间具小锯齿。 蝙蝠虫,产自中国山东,长23mm,是我国稀有的三叶虫化石之一,系五亿年前海栖古动物 。

补充

蝙蝠虫(drepanura)俗名蝙蝠石。完整虫体长3~8cm,其中以尾甲形态最具鉴别意义,尾部具一对强大的前肋刺,对称生于左右两侧,其间为锯齿状小刺。当尾甲完整呈清晰的立体状保存而且大小相间,形似群鸟飞翔。蝙蝠虫多保存在质地细致的泥灰岩和钙质页岩中,利用其加工制作的砚台,被称为“多蝠砚”。主产华北区,尤以鲁西最盛,湘西及云南中越交界处也有产出。时代属晚寒武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