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陶居

具有百年历史,为广州市最早期的豪华食府,多有文人骚客趋慕,招牌题字出自清代名人南海康有为之手。陶陶居在100多年前原是一位大户人家的书院,到了清光绪年间,这间书院已换上"葡萄居"茶楼招牌,专营苏州风味的酒菜,兼营茶面。后来葡萄居易手由一位姓陈的老板经营,陈老板改茶楼字号为陶陶居,寓意来此品茗乐也陶陶。
陶陶居被誉为"月饼泰斗",是与其制作的广式月饼包装精美、品质优良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分不开的。特别是"陶陶居上月"更获"金鼎奖"及"中国名牌月饼"称号,且跨省越市走向全国,走出国门。北京举办十一届亚运会时,陶陶居月饼被亚运会指定为亚运会礼品,这是广式月饼唯一获此殊荣的一家。
陶陶居素以浓厚的饮食文化几十年来成为名人雅仕聚会之地,书画名家定期在此展出新作,古石爱好者在三楼霜华小院设"陶陶石轩",免费提供古石供宾客观赏。宴会大厅设"西关古坛",邀请了广州市著名的说书艺人免费为宾客登台讲古。还有提供宾客演出粤曲、杂技等服务,使宾客在陶陶居既可品尝美食,又可享受视听之娱,真是乐也陶陶。
1993年被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1998年经国内贸易局批准为"国家特级酒家"。
陶陶居酒楼位广州市第十甫路,于1880年(清光绪六年)开业。由黄澄波创办。酒楼原名“陶陶居”。由广东巨商谭杰南等扩建后改名,寓“乐也陶陶”之意,现高悬于大堂之上的黑漆金字招牌是著名学者康有为所书。酒楼以经营姑苏清茶细点和广东风味菜点为特色,是广州茶楼中之佼佼者。酒家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幽雅的环境布局、正宗的粤菜和高品质的服务,驰名省、港、澳及东南亚地区。1997年被国内贸易部首批命名为国家特级酒家之一。
历史上陶陶居酒家曾以其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和优质的菜点倾倒无数文人墨客。鲁迅、巴金、陈残云、刘海粟等名人曾到该店饮过茶。百多年来,历经几代人刻苦经营的陶陶居,现已是一家可同时接待1300多人进餐的广州最著名的大型酒家之一。酒家楼高4层,外观为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的民族建筑形式,厅房宽敞明亮,陈设雅致,古色古香。
陶陶居采取菜点与饼食并重,饼食名点更是丰富多彩。酒家制作广式月饼技术力量雄厚,已有百年经验,尤以生产月饼著称。其品种丰富,装潢精美,被誉为“月饼泰斗”,最著名的是“陶陶居上月”。现在酒楼门面更加富丽堂皇,马路门前柱上仍刻着当代书法家秦咢生手书民国时征取的典雅长联,还有栩栩如生的浮雕显出这广州饮食“老字号”的大家气派。上世纪90年代三楼的霜华小苑还继续举办“书画展”,体现出陶陶居所固有的传统文化品味。
陶陶居的名菜名点众多,著名的如猪脑鱼羹、五彩鲜虾仁、姜葱炒肉蟹、西湖菊花鱼、手撕盐焗鸡、片皮挂炉鸭、云腿爽肚、雪里藏珍红烧鸡鲍翅、薄皮鲜虾饺等。著名的厨师点心师有:号称“月饼泰斗”的陈大惠,绰号“百花强”的崔强,以及廖柏、廖国喜等。近几年来获得国家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的品种有“陶陶居上月”、“龙凤礼饼”、“裱花蛋糕”。“双黄莲蓉月”是第11届亚运会指定供应的惟一广式月饼。“陶陶居上月”创制于清末民初,饼馅由火腿、烧鸭、上肉、钩虾、花生仁、冬菇、莲子等20多种配料和蛋黄拌成,咸甜适中,皮薄松软,是民间最喜爱的月饼之一。陶陶居各式月饼和饼食远销港澳地区与东南亚各国,其中“五仁咸肉月”及“五仁白绫酥”曾获1989年商业部优质食品评比金鼎奖。该店还与20多个旅游机构挂钩,经常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陶陶居现址在第十甫,是广州饮食业中的老字号之一。其创办时间一说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一说是光绪十 九年(1893年)。百年老字号里里外外皆古色古香,金碧辉煌雄视西关,成为广州茶楼中之佼佼者。
解放后,陶陶居从公私合营企业过渡到国营企业。从容不迫1958年到1964年,多次评为省、市红旗单位。“文化 大革命”初期,陶陶居一度易名为“东风楼”,至1973年才复原名。
1983年,与港商合作经营。
1987年重新转为 国营企业,不断拓展经营。
1988年,在四楼增设广东音乐荼座,融娱乐于饮食之中。
1989年初,在一楼增开超级饼屋,设有可供路人透视的生日蛋糕裱花间,增加顾客自选贺词与图案的服务。
几经装修后的陶陶居,门面更加 富丽堂皇,马路边的柱上刻着当代书法家秦咢生手书民国时征联的典雅长联,还有栩栩如生的浮雕显出这老字号 的大家气派。
90年代三楼的霜华小苑还连续举办书画展,体现了传统的文化品味。
陶陶居的名菜不少,如猪脑鱼羹、五彩鲜虾仁、姜葱炒肉蟹、西湖菊花鱼、手撕盐焗鸡、片皮挂炉鸭、云腿爽肚、雪里藏珍等。
点心名师先 后有号称“月饼泰斗”的陈大惠,绰号“百花强”的崔强,以及廖柏、廖国喜等。
月饼五仁咸肉月及五仁白绫酥获1989年商业部优质食品评 比金鼎奖。
各式月饼远销港澳地区与东南来各车。陶陶居还与20多个旅游机构挂钩,经常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名扬国内外。
去到陶陶居,拿几碟点心,品一壶龙井,聊天说地,此时的眼睛成了最好感受"吃是一种文化"的器官。嘴里的味道自不是一般的味道,咸甜兼备,香辣适中,知冷知热,或许在众多食肆里都会得到,但是可能在大多数地方却找不到这份在陶陶居的温婉细腻,找不到在这里的其乐融融,更找不到那份古文化会从墙上石里渗透出来的灵性空间,我们落座的旁壁上正好挂着四个红木的小条幅框,上面不是宣纸泼的水墨画更不是现代印刷的版画,而是山水石,四幅不一样的山水充盈流动,浓淡皆有韵味,我提议给它们取个名吧,那青石巍巍中有玉带一条的叫"高山流水";那云多石少隐隐绰绰的就唤作"巫山云雨";那宽阔无垠极目天舒的就叫"荡胸生层云"吧;而那一幅实不好取名了,左看右想还是如米芾的"米点山水"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