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是国内4E级枢纽干线机场,旅客航站楼面积将近10万平方米;飞机起降至2010年将达到年3.44万多架次;2010年货运吞吐量预计将达到12万多吨。
新桥机场规划建设4条跑道。新机场场址与合肥市中心的直线距离31.8公里。为机场配套的新桥自来水厂已奠基开工。规划在双墩镇车站新建一座机场航油卸油站。机场本期征地拆迁10132亩,规划控制范围为20147亩;征地拆迁规划范围涉及村庄53个,涉及中小学校4所。工程造价匡算约为40亿元。本期工程计划在2010年建成。
据介绍,新桥机场本期建设的飞行区技术等级指标为4E,建设一条长3400米、宽45米的跑道和一条平行滑行道;航站楼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站坪客机位22个;配套建设通信、导航、气象、供油、供水、供电、供气、供热、航空公司基地等生产保障设施以及相应的行政办公生活设施。项目总投资概算38.37亿元。
建成后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将继北京首都、上海虹桥、上海浦东、广州白云、深圳宝安、厦门高崎等机场之后具备国内目前最高飞行区等级4E,可供世界上目前已投入商务运营的所有飞机起降。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坐落高刘镇境内,定位为国际机场,中国特大型机场,从筹备到正式开建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一、国家正式批准新桥国际机场项目
合肥迁建骆岗机场、新建新桥国际机场,10月15日,国务院与中央军委正式批复同意迁建合肥骆岗机场,并定位机场性质为国内干线机场,此举标志着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项目正式获得批准。
未来几年后,一座现代化的“航空城”将展现在人们面前,新桥国际机场将为安徽沟通世界架设一个新的空中桥梁,必将推动合肥乃至安徽民航业的发展,安徽“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安徽民航的发展乃至整个中国中部交通枢纽建设的格局也将因此改写。
根据规划,合肥新桥机场近期设计到2015年,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540万人次和7.6万吨;远期到2035年,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2300万人次和40万吨。新桥机场一期建设将按照满足2015年的需求进行,但对分期建设难度较大的单体工程如航站楼等,则按2020年的需求建设。
据介绍,新机场的建设将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进行。在一期建设中,飞行区技术等级指标为4E级,建设一条长3400米、宽45米的跑道和一条平行滑行道;新建一座建筑面积占9万平方米的航站楼;站坪客机位22个;配套建设通信、导航、气象、供油、供电、供气、供热、航空公司基地等生产保障设施,以及相应的行政办公生活设施。该项目总投资概算38.37亿元。
建成后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将成为继北京首都、上海虹桥、上海浦东、广州白云、深圳宝安、厦门高崎等机场之后具备国内目前最高飞行区等级的机场,可供世界上目前已投入商务运营的所有飞机起降。
二、新桥国际机场选址“9挑1”
新桥,这是一个肥西县高刘镇与寿县刘岗镇交界处的一个小村庄,先前鲜为人知,但自从合肥新机场选址于此后,便成为受人瞩目的焦点。
记者了解到,在新桥机场建设中,选址是项目前期工作中的难中之难。合肥新桥机场选址之前,参照国内机场一般不低于3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惯例,曾有业内人士断言,合肥周边机场林立,城镇和人口密集,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和矛盾,难度相当大,选址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合肥新机场建设从项目启动到选址确定,前后不过用了半年时间,这也体现了安徽人对建设一座现代化新机场的迫切心愿。
在合肥新机场项目启动后,在2005年11月10日,中国民航新机场规划设计院总院项目组到达合肥,仔细踏勘合肥、六安、巢湖3市及肥东、肥西、长丰、寿县、庐江5县的9个预选场址,最后重点踏勘了高刘、许岗和刘岗三个场址。
据了解,影响机场选址的因素很多,在备选的3市5县9个预选场址中,有的地方有高压线、有的地方有铁路。因为搬迁困难而落选,有的地方因为有山或者自然保护区而工艺流程落选,有的地方则是因为与军用机场有空域矛盾落选。
2006年3月4日和10日,新机场进离场航线协调会和场址审查会先后在合肥召开,随后形成了《合肥新机场选址报告》。其中,将高刘、刘岗场址综合后作为推荐场址,许岗场址作为备选场址,历经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初审、国家民航总局复查、安徽省政府与有关方面形成正式协议等多个重要阶段,2006年4月19日,高刘和刘岗综合场址通过国家民航总局审查,新机场同时命名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由高刘和刘岗综合的新桥机场场址,距合肥市中心距离31.8公里,该处属江淮丘陵地带,地势起伏不大,场区开阔,净空条件好。同时场址周围地面交通便利,附近有合叶、合淮阜高速公路、312国道和宁西、淮南、合九铁路通过,与周边机场冲突最小,兼顾了各方协调,可满足民用机场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
新机场力争07年年底开工建设。东航、海航和深航3航空公司欲在新桥建基地,刺激安徽航空市场竞争,促其繁荣。候机楼将成为合肥标志性工程。
三、新机场建设大事记
2005年8月3日,市发改委领导来高刘调研合肥新机场选址工作,高刘镇启动机场场址备选工作。
2005年12月22日省长办公会议和2006年1月5日省委常委会议审定,高刘镇北部的备选场址作合肥新机场综合推荐场址。
2006年3月10日,高刘场址接受选址报告评审。“位于合肥新机场综合推荐场址几何中心点的高刘镇陈桥村自然庄遗址,红旗招展,彩球飘扬,了望台高矗。国家民航组织的专家组在数百名群众欢呼声中,登台考察了场址概况”。
2006年4月19日,国家民航总局根据专家评审结果,批准综合推荐场址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场址。
2006年7月3日,合肥骆岗机场迁建办入驻高刘。
2006年8月3日,《合肥机场迁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高刘新桥再次出现喜庆,欢腾的场面。从邻里自发集聚而来的数发千计的村民迎来了国家发改委、民航总局、民航及军方相关部门的专家、官员一行数十人。在这次评审考察的节骨眼上,高刘新桥出现了奇迹,两公里外的本镇贾郢村和一公里外的刘岗镇四冲均是倾盆大雨,唯独了望台所在的新桥机场本期工程跑道中心点风和日丽。应验了一副联语:“地与人文争气象,天从人愿放晴和”。
2006年9月18日,合肥新桥水厂在高刘镇南仓村隆重奠基,省、市、县领导孙金龙、黄海嵩、吴存荣、卢仕仁、陈晓波等莅临仪式现场。
2007年10月15日,国务院与中央军委正式批复同意迁建合肥骆岗机场,并定位新桥国际机场为国内干线机场。
四、开工建设, 2008年12月19日上午11时18分,备受6600万江淮儿女关注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工程,在合肥市肥西县高刘镇合肥新机场场址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开工仪式。这是安徽建设史乃至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王昌顺,国土资源部总规划师胡存智,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金山,中央巡视组组长房凤友,安徽省领导王三运、杨多良、王明方、孙金龙、孙志刚、臧世凯、詹夏来、许援朝、任海深、方宁、花建慧等出席会议并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工程培土奠基。 王金山宣布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工程开工。 王三运在开工典礼上致辞。他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全省人民翘首以盼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工程大幕就要拉开了,这是我省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是6600万江淮父老乡亲关注的一件大事!他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对工程的开工表示热烈祝贺,对国务院和军方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王三运说,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的建设顺应了安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事关全省改革开放、加速崛起的大局,对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我省区位和资源优势,提升我省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交通地位,更好地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加强与兄弟省市区的横向经济联系与合作,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将产生有力的推动。为此,他要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节约型、环保型、科技型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强化质量管理,加快建设步伐,紧紧围绕“高起点规划、高速度推进、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完成”的目标,以第一流的现代科学管理,第一流的文明施工,第一流的工程质量,把它建成第一流的工程,奋力谱写安徽交通建设新的篇章,为加快安徽崛起、推进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昌顺代表中国民用航空局到会祝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安徽省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组长孙金龙,代表合肥市和安徽省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致辞。 省长助理花建慧主持开工典礼。南京军区、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民航华东空管局、中航油华东分公司、国内各主要航空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安徽省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合肥暨六安市有关部门领导,建设施工单位职工代表、安徽民航机场集团工作人员、市直机关干部代表和肥西县机关干部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了开工典礼。 开工典礼之后,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航站楼工程开工,这标志着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的建设大幕正式拉开。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工程《可研报告》,在今年11月5日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建设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长王三运于11月1 7日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调整充实了安徽省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成员,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省长黄海嵩、省长助理花建慧、合肥市市长吴存荣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合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安列担任。领导小组调整后,有关领导多次拜访国家有关部委,全力推进项目实施,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尤其是合肥市和肥西县,在接到开工筹备任务后,以过硬的作风、惊人的效率,仅用20天的时间,打通了长5000米、宽9米、荷载2 O吨的通往新机场场址的施工便道,创造了合肥大建设史上新的速度,为新机场的全面开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位于合肥市肥西县高刘镇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场址,距合肥市中心直线距离31.8公里,属江淮分水岭地带,地势起伏不大,场区开阔,净空条件好,附近有合六叶、合淮阜高速公路和31 2国道以及宁西、淮南、合九铁路通过,与周边机场冲突最小,可满足民用机场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需要。 据了解,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本期工程总投资约为43.05亿元。工程按照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1100万人次的需要设计,货运、航空食品、供油等配套设施按照2015年需要建设;远期到204O年,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4200万人次和58万吨。本期建设规模为:飞行区技术等级4E,建设一条长34 00米、宽45米跑道和一条平行滑行道;航站楼面积10.8 5万平方米;站坪机位27个;配套建设通信、导航、气象、供油、供水、供电、供气、供热、航空公司基地等生产保障设施,以及相应的行政办公生活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