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医学名。清代太医院有九科。即

大脉、小方脉、伤寒、妇人、疮疡、针灸、眼、咽喉、正骨九科,各科有御医、吏目、医士专治。

九科

中国古代医学分科的总称。北宋嘉祐五年(1060年)始分医学为九科。即大方脉(内科)、小方脉(儿科)、风科、产科、眼科、疮肿科、口齿咽喉科、金镞兼书禁科、金镞兼折伤科。元丰改制后,将重叠的金镞兼折伤科撤消,又增加针灸科仍为九科。此制一直沿袭至宋末。清初沿袭明末制度分医学为十一科。嘉庆二年(1797年)改为九科。即:大方脉、伤寒、妇人、小方脉痘疹、疮疡、眼科、口齿咽喉、针灸、正骨。嘉庆六年(1801年)以后,医学分科还有八科、七科、五科等变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