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旱优1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55

品种名称:皖旱优1号(原名:N422S/R8272)

选育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品种来源:N422S×R827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两系杂交稻,在黄淮地区麦茬旱直播全生育期平均为121天,比对照郑州早粳晚熟11天,株高91.5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耐旱抗倒,易脱粒,穗长19.3厘米,每穗总粒数110.1粒,结实率68.8%,千粒重24.1克。抗病性:抗旱性3级,稻瘟病3级,胡麻叶斑病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8.4%,长宽比2.2,垩白米率62%,垩白度8.4%,胶稠度7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16%。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黄淮海麦茬稻区中晚熟组旱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32.5公斤,比对照郑州早粳增产30.5%(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315.5公斤,比对照郑州早粳增产44.4%,比对照旱稻277增产27.2%(极显著)。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45.0公斤,比对照郑州早粳和旱稻277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1、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2天,用旱稻专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2、整地:整地前亩施复合肥15-25公斤,开沟做畦;3、播种:播深2-3厘米,每亩用种量5-7公斤,播种后覆土镇压;4、除草:播种后出苗前喷施除草剂清除杂草,喷施后1个月之内不要中耕松土,零星杂草及时人工拔除;5、灌水:旱稻一生主要靠自然降水,但在遭遇干旱时要及时灌水;6、追肥:分蘖至拔节期亩追施尿素7公斤,孕穗至抽穗扬花期追施尿素5公斤;7、防治病虫:苗期主要防治蝼蛄、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中、后期注意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抗旱性较强,熟期偏迟,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和胡麻叶斑病,米质一般。适宜在安徽、江苏、河南的黄淮流域、山东临沂地区和陕西南部地区接麦茬或油菜茬旱作种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