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寨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总寨镇

总寨镇地处河西走廊中段,西距酒泉市区18公里,全镇辖12个村委会,102个村民小组,1个街道办事处,4个居民委员会,2万人,辖区面积125.8平方公里,年降水量85毫米,年日照3033小时,平均无霜期130天,年均气温7.3℃。

总寨镇辖7个行政村:三奇堡村、西店村、沙河村、沙格楞村、单长村、单闸村、总寨村、双闸村、清泉村、店闸村。注:牌路村与三奇堡村合并为三奇堡村;双闸村与双明村合并为双闸村。

总寨镇古名“永定堡”,因清代左宗棠西征在此设统军总寨而得名。总寨自古就是“诸夷入贡之要道、河西保障之襟喉、东西交通之要冲、军事边防之重镇”,曾“商贾云集、茶马互市、商业兴隆”。该镇交通便捷,312国道横贯全境,镇村道路互为贯通,是辐射周边四乡一镇的经济文化中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该镇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02年全镇经济总收入1.68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94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76元,是近几年全区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之一,先后被国家、省、市授予“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文明镇”、“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三十多次。

——土地辽阔、资源丰富。该镇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开发前景十分广阔。这时资源丰富,粮丰林茂,瓜果飘香,祁边雪水用之不竭,地下泉流汇集成河,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全镇有耕地面积59900亩,盛产小麦、玉米、蚕豆、胡麻、瓜果、蔬菜等100多种农作物,是国家河西商品粮基地的主要产粮区之一。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艰辛努力,已初步形成了“南果北菜”的发展格局,即以国道312线以南片重点发展林果业,以北片重点发展高效精细蔬菜,截止目前,已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基础,果、菜、草、制种为主要经济增长点的四大支柱产业。

——经济林基地已风成效。总寨以盛产锦丰梨闻名,素有“锦丰梨之乡”的美誉。到2002年全镇经济林面积达1.3万亩,年产果品3500吨。锦丰梨因其品质优良,香脆可口。1989年被农业部评为“部优”产品。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甘肃省授予“优质产品奖”,近几年,产品已远销新加坡、香港、深圳、广州、杭州、沈阳等国家和地区,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春来梨花如珠如玉,秋来果实如金如坠”,春日梨花已成为该镇一大奇观,吸引了大量观光游客。

——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该镇1986年被国家建设部确定的“集镇建设试点单位”,1995年又被建设部确定的“小城镇建设试点乡镇”之一。十多年来,按照“搞开放型市场经济,创辐射型经济网络,走农村城市化道路”的总体思想,坚持“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方针,努力改善投资开发环境,共投资7500万元,完成了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重点工程35项,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装机容量2000门的程控电话开通使用,闭路电视、广播线路密布全镇,镇区内道路平坦,通讯便捷,上下水管道铺通,基础设施基本配套。1999年再次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之一。这里,不仅有良好的投资环境,而且有十分优惠的投资政策。

——乡镇企业进一步壮大。通过开发资源,利用优势促进发展,已形成建材业、果品包装、贮藏、加工业为龙头的骨干企业20多家,有利的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

——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镇区有国家级儿童文化园、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的文体中心,一级甲等医院、中、小学等。闭路电视覆盖全镇,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全镇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目前,镇党委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为实现全镇经济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

青海省湟中县总寨镇总寨镇(Zongzhai Zhen)代码:630122101

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驻地13千米。1949年沿旧制设总寨乡,1956年划归西宁市,1958年为红旗公社,1959年改总寨公社,1960年复归湟中县,1984年复设总寨乡。2001年,撤销总寨和升平2乡,其中将总寨乡的18个村和升平乡的5个村合并设立总寨镇。2005年,将湟中县总寨镇委托城南新区管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