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囿作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把本身稳定性提高,又能减缓鞣制的作用,称为鞣革配合物的蒙囿作用(masking action),蒙的意思是包起来,囿的意思是围起来。

蒙囿作用在有些书刊上又称掩蔽作用或隐匿作用,分析化学书上一般称掩蔽作用,制革生产习惯称蒙囿作用。

(1)蒙囿作用的特点:

a.减缓鞣剂分子和胶原活性基的结合,使渗透快速而均匀

这对于鞣制初期是重要的,第一步是渗透,第二步是结合

b.配合物的稳定性提高,耐碱能力提高

配合物水解使配合物分子大,粒面粗糙,容易使配合物发生沉淀

c.成革粒面细致、柔软丰满性好

(2)蒙囿剂(masking agents) :起蒙囿作用的物质称为蒙囿剂。

a.有机酸及其盐

一元羧酸及其盐:甲酸(盐)、乙酸(盐)

二元羧酸及其盐:苯二甲酸(盐)、草酸、丙二酸

羟基羧酸及其盐:柠檬酸(盐)、乳酸(盐)、酒石酸(盐)

b.无机酸及其盐:H2SO4、Na2SO4、Na2SO3、NaCl

但鞣革配合物的中心离子不同,所用蒙囿剂的蒙囿能力大小不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