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美镇
角美镇行政区划归属福建省龙海市。是漳州市重点侨乡,现有华人、华侨37996人,港澳同胞7000多人,分布在东南亚、大洋洲、美洲、欧洲等21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归侨、侨眷29040人,其中归侨452户、5465人;侨眷1938户、23575人;港澳眷属5000多人。
改革开放以来,角美侨联作为归侨、侨眷之家,在发动海外侨胞做好捐赠公益事业的同时,积极鼓励海外侨胞投资建设家乡”,“以侨说侨、以侨引侨”。现任侨联名誉主席洪涛先生带头在角美投资兴办宏雅龙头山开发区、宏雅钢铁有限公司、宏雅酒店、宏雅漳州钢铁厂等,投资近亿元。现任侨联副主席林苍先生兴办了中艺箱包有限公司、华昌箱包有限公司,投资额5000多万元。现任侨联副主席江宽幅先生兴办金银盘服装鞋帽有限公司、金银盘房地产公司,投资额1000多万元。现任侨联名誉主席谢荣忠先生兴建了“美景大厦”。还有龙狮瓷器有限公司、龙佳石材有限公司、集友塑料有限公司等,都是角美侨联委员、归侨、侨眷独资兴办的。到目前为止,角美侨联参与外资引进实际进资额达3亿多元人民币。到目前为止,全镇合同引进三资企业162家,合同引进外资额10,8163亿美元,实际进资3.91亿美元,建成投产的三资企业56家。1998年三资企业创产值26亿元人民币,占全镇经济总量49%,成为角美经济发展的支柱。角美镇招商引资的成功和角美侨联的带头发动是分不开的。
在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角美侨联积极鼓励归侨侨眷利用侨资兴办“双侨企业”,我们先后召开了“办得好的双侨农业负责人座谈会”和“办得差的双侨企业负责座谈会”、“海外有实力,国内有人才的重点侨属企业座谈会”,组织重点双侨企业负责人到晋江、安海等地参观,并组织参观本镇办得好的“双侨企业”。同时把国家赋予“双侨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印发到所有“双侨企业”手中。到目前为止,全镇“双侨企业”已达238家,投入资金近亿元,全年产值3亿多元,在角美的经济建设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角美镇外资引进工作的主要体会是;一是认真抓住机遇,重视对外宣传;二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招商引资;三是搞好基础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四是提供优质服务,讲求办实效益;五是维护外商利益,解决外商困难;六是利用侨乡优势,带头引进外资。
在做好招商引资和办好“双侨企业”的同时,近五年来,在角美侨联的积极引导下,海外侨胞捐赠兴办公益事业96人次,捐资额1441.42万元,用于家乡的文化、教育、卫生、路桥建设、敬老院、幼儿园等福利事业,为角美的繁荣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城镇性质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多产业、多门类、功能齐全,对周边地区有较强辐射和带动作用的综合型小城镇。
近期2000年,远期2010年。
人口及用地规模:近期8万人,远期12万人,规划建设用地10.84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约90.37平方米。
规划结构:镇区以角美工业综合开发区和角美镇政府所在地为起点,以324国道线和角嵩公路为轴线,进行滚动发展,形成“人”字形布局。西部工业综合开发区是角美镇的工业中心,中部镇政府所在地为全镇政治、文体、卫生、商贸、金融、信息、科技、交通换乘等中心。东南部沿角嵩公路安排一些综合用地及一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用地。
公路:规划将现有的Ⅱ级角嵩公路提高为Ⅰ级道路,与厦门马青线连接。保留规划的苍草Ⅰ级公路,加强与龙海市和港尾镇的联系。在现状基础上各建设一条以上Ⅱ级公路,作为新镇区与中心村之间的联系通道。
铁路:把现有建成的火车站从Ⅳ级提为Ⅲ级,设站前广场。规划大坛—海沧的铁路。
工业和仓储用地规划:以国道324线与角嵩公路为轴线滚动发展,形成“人”字形工业走廊。具体布局方式为一城二组团:一城指镇区的工业用地。分两片设置:一片是东北方向的富豪工业开发区,可继续向东北方向山地发展;一片是角嵩公路两侧。城东南组团位于角嵩线两侧,以龙头山工业区为起步,从角嵩线两侧综合用地发展,进行滚动式开发。仓储用地:现状布局基本合理,规划在此基础上扩大。
居住用地:以一城二组团为主要用地布局。规划总居住用地292.47公顷。镇区增加规划用地,按两个居住区规模进行组织。城西组团规划生活居住用地面积80.36公顷。结合现公路一带与周边村庄进行集中紧凑发展,与工业区形成配套,其生活区按一个居住区规模进行组织。城东组团新增规划用地,结合旧村改造,对其周边进行填空补实,重点往南发展,按一个居住区规划进行组织。
绿化用地:以河流水域及滨河绿带为纽带,以人民公园、荔枝公园、龟山公园、龙池岩为重点,结合各组团中心绿地及道路绿化共同构成城镇绿化系统。道路绿化带宽按5~10米,沿铁路两侧及居住区与工业区间设防护绿带10~20米。
文体、教育、医疗、卫生用地:镇属公建主要安置于核心组团,形成行政、金融、商贸、医疗服务、科技信息、文教、娱乐等中心。在城西组团与城东组团内,均设有居住小区级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
现有两座水厂远期总规划可达10万立方米/日,近期达4.5万立方米/日,可以满足镇区用水需要。
采取雨污分流的排水体系,扩大城西工业区污水处理厂规模,使其远期达到2.6万立方米/日。在镇区南部排洪港附近,另建1座占地7.5公顷、日处理4.8万立方米/日的污水处理厂。
增加邮政筒箱等设备,完善邮政设施,加快传递速度。现有3万门的电话容量可满足近期需要,远期需扩至9万门。
设置2座110KV变电站,1座利用现状角美110KV变电站,服务角美镇区;另1座设在规划区西部,工业综合开发区附近,主要服务开发区及附近用户。电源均引接角美镇铺透村220KV变电站,规模为2×50KVA,占地6000~10000平方米。
严控产生重污染的新工业项目上马;对现状有重大污染的企业采用“关、停、并、转、迁”的原则,限期治理,工业“三废”排放达标;改善城镇排水体系,远期实现雨污分流,并经污水处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音,在各组团设立垃圾中转站,并在规划区外设垃圾处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