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福宫

Gyongbokkung
【简介】景福宫是朝鲜王朝(1392~1910年)时期韩国首尔(汉城)的五大宫之一,也是朝鲜王朝的正宫,它是朝鲜王朝的始祖——太祖李成桂(1392~1398年在位)于1395年将原来高丽的首都迁移时建造的新王朝的宫殿,具有500年历史。中国古代《诗经》中曾有“君子万年,介尔景福”的诗句,此殿籍此而得名,因位于首尔北部,也叫“北阙”。景福宫是首尔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宫殿之一,是韩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中心。1592年日军入侵时将宫苑的大部建筑物破坏,到高宗5年(1868年)重建时只有10个宫殿保持完整。景福宫占地面积达15万坪(约合50公顷),呈正方形,南面是正门光化门,东面是建春门,西面是迎秋门,北面是神武门。
游客在游览宫阙时可以观赏被指定为宝物的“交泰殿峨眉山烟筒”、“慈庆殿十长生烟筒”、“庆会楼”、“獬豸麒麟”等。处于景福宫对面的冠岳山是火山,所以“解太”有阻止火灾之意、“麒麟”意含选拔贤良。
中国各地也有以景福宫命名的餐馆,其中以沈阳西塔的景福宫最为有名.
【移步换影】通过国立中央博物馆的东北口,即可进入景福宫。景福宫占地面积达15万坪(约合50公顷),呈正方形,南面是正门光化门。光化门和勤政门之间是二楼建筑兴礼门,"兴礼门"在《景福宫全图》和《宫阙志》等朝鲜初期画图或书籍上记载为"弘礼门"。其名称之由来可以追溯到中国清代,中国清代乾隆皇帝之名字叫"弘历",故而得名。但当时借用皇帝的名字是一种讳言。因此,到了朝鲜末期(高宗)把它改为"兴礼",自从把它称做为"兴礼门"。兴礼门构造十分坚实,上下楼皆为正面三间和侧面二间。"兴礼门一带"指的除了光化门以外的第二个宫门,范围为从兴礼门直达勤政门的地带。这里不仅是保卫国王的,而且是设有军事部门的重要地区。以前日帝把泥土堆至高一米五后,上面重筑'朝鲜总督府'(1995年拆除)。
【主要建筑】景福宫东面是建春门,西面是迎秋门,北面是神武门。韩国动乱时期曾遭全毁,重修后的光化门的门匾,据称是韩国唯一用韩文写成的门匾,而且是前总统朴正熙的手笔。
景福宫内有勤政殿、思政殿、康宁殿、交泰殿、慈庆殿、庆会楼、香远亭等殿阁。
勤政殿
景福宫的正殿勤政殿是韩国古代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物,最雄伟壮丽,是举行正式仪式以及接受百官朝会的大殿。高宗4年(1867年),勤政殿由兴宣大院君重建,在花纹华丽的两坛月台上,冠以两层重檐,显得雄伟壮观。殿内有宝座和宝盖,殿身四周绕以回廊,殿前铺平石板,此外,配色华丽的丹青,造型秀丽的鬼拱包,使建筑更为庄严肃穆,异常壮丽。殿前方的广场就是百官朝会之地,广场的地面铺以花岗岩,分三条道路。中间的道路稍高、稍宽,是国王走的路,两侧的稍低一些,是文武百官走的路。还有品阶石分列于广场两侧。
思政殿
思政殿位于勤政殿后边,为国王的办公地点。"思政"意味着国王深思国事,细心虚理。康宁殿是国王的寝殿。建于太祖4年(1395年),烧毁于壬辰倭乱(1592年),高宗4年(1867年)与景福宫同时重建。1917年昌德宫内殿被烧毁重建时,将景福宫的宫殿(包括康宁殿在内)迁至此处,并将该殿作为昌德宫的熙政堂。
慈庆殿&交泰殿
慈庆殿和交泰殿分别是王太后和王妃的寝殿。交泰殿是王妃的寝殿,这里的特点是没有屋脊,朝向峨嵋山的殿墙及后门尤为美观。 与此同时,康宁殿、昌德宫大造殿、昌庆宫通明殿都没有屋脊,这些建筑均为国王和王妃的寝殿。1917年拆除该殿,在此处重建昌德宫大造殿。经1995年的重建,恢复了历史原貌,将交泰殿后丘叫为"峨嵋山",源自中国四川省的山名。建造庆会楼莲池时,将池土堆成一座人工丘陵―峨嵋山。台阶上的花草,花岗岩石盆上的怪石,呈六角形红砖烟囱上的秀丽花纹,构成一幅幅秀丽的画面。慈庆殿建于高宗4年(1867年),在重建景福宫时,为赵大妃(神贞王后)而建。正面10间,侧面4间,东有清燕楼,西有协庆堂,相互连接。烧毁于1874年,重建于高宗25年(1888年)。慈庆殿后边有红砖墙壁叫做“十长生烟囱”,十分有名,墙上雕刻"十长生",墙顶冠上10个屋状烟囱盖,以便排烟,这就是十长生烟囱。十长生烟囱算得上是朝鲜时代最漂亮的烟囱,现被指定为珍贵文物第810号。在狭窄的殿后,将墙兼做烟囱,刻上华丽的花纹,如此围墙,庭园及烟囱合为一体,呈现匠人的智慧和工艺。
庆会楼&香远亭
使景福宫更添韵味的是与宽阔的池塘相呼应的庆会楼和香远亭。庆会楼位于勤政殿西北边,是国家每逢喜事时或迎接外交使节时举行宴会的地方,建于一个巨大的人工池塘之上。它正面10间,侧面4间,为两层楼阁,建于太宗12年(1412年)。楼阁造型被誉为韩国之最,方型河池上耸立的石柱楼阁,看似巨大楼阁漂浮在池上,显得异常壮丽。烧毁于壬辰倭乱,重建于高宗4年(1867年)。香远亭是位于寝殿后面的后院,坐落于景福宫后苑莲池中央的小岛上,与庆会楼一样,系人工挖池筑岛后修建。其特点是与庆会楼相比更富女性的柔美。特别是建造时充分保留了峨嵋山及自然地形的特点,将人工建筑完全融入其中,可谓是韩国典型的宫内后院。香远亭呈六角形。因为"6"象征"水",盖在池边的亭子常取"六"字。与香远亭连接的渡桥叫为"醉响桥",与池亭和谐为一体,更增雅趣。香远亭西北边小泉"冽上真源"的泉水流入莲池。
修正殿
此外还有学者们读书的图书室修政殿,修政殿建于高宗4年(1867年),是处理国事的场所。正面10间,侧面4间,基座较高。此处原为集贤殿,壬辰倭乱时被烧毁。高宗时期与景福宫同时重建。
其它
景福宫内还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文化遗迹。有敬天寺十层石塔(国宝第86号)、梵天寺地光国师贤母塔(国宝第101号)等国宝级的遗迹以及安装自鸣钟的报漏阁、安装自动水漏的钦敬阁等,这些本来散布在全国各地,后来移至景福宫。
1910年韩日合并条约签署后,日帝为了建造总督府,就将景福宫南面的殿阁都拆除,建造了总督府大楼。直到1995年总督府大楼才被拆除,目前正在进行景福宫原貌的复原工程。
春天的景福宫迎春花、杜鹃花等各种鲜花绽放,花香四溢;象征祥瑞的喜鹊飞落于宫园内,那份宁谧之美,令人心旷神怡。
【旅游指南】地址:首尔市钟路区世宗路1号
门票:
个人:18~64岁,3000韩元/人;7~18岁,1500韩元/人;6岁以下,免费。
团体:3人以上,2400韩元/人;10人以上,1200韩元/人。
开放时间:
3月至4月、9月至10月,售票时间09:00~17:00,参观时间09:00~18:00;
5月至8月,平日,售票时间09:00~17:00,参观时间09:00~18:00;周末及法定节假日,售票时间09:00~18:00,参观时间09:00~19:00;
11月至2月,售票时间09:00~16:00,参观时间09:00~17:00
每周二为景区休息日
【交通指南】到达方式:
1、首尔地铁3号线景福宫站下,出5号出口后步行5分钟即到。
2、首尔地铁5号线光化门站下,出2号出口后步行5分钟即到。
【小贴士】中文免费导游时间:10:00、12:30、14:30
且参观时禁止使用DV摄像,只能拍照。
【景福宫与灵璧石】注:这里的景福宫指的是故宫中的景福宫,并非韩国国宝景福宫
经奥运会组委会授权,由中国观赏石协会主办、顺峰集团承办,北京奥组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国家旅游局、中国收藏家协会支持的"中国观赏石博览会2007走进奥运北京邀请展"于2007年9月28日在京举行。这是我国最大的一次观赏石博览会,会上展出了海内外观赏石的精品,特别是陕西步长集团收藏的被命名为“奥运火炬”的高9、8米,重达98吨的灵璧石成为展览会上最突出的亮点。在展览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郝建秀来到步长集团奥运火炬石前参观,她仔细听取了步长总裁赵涛和中国灵璧石协会秘书长的讲解,对步长收藏奥运火炬灵璧石作出高度肯定和评价。
据地质科学家考察,灵壁石形成于9亿到10亿年之前,由海底藻类物质在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形成,随着海底成为山,只有在我国安徽灵璧县70多处山中埋藏。灵璧石为我国独有,与中国文化发展相伴,远古时传说的黄帝制磬钟、尧制八音,舜时击石拊石,战国乐器八音石均为灵璧石。隋文帝钟爱“卧虎石”,唐代有“园无石不秀,斋无石不雅”之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为宋徽宗所题,清朝时乾隆六下江南,三次为灵璧石绕道,并御题灵璧石为“天下第一石”。现在北京故宫的御花园、乾隆花园、宁寿宫、倦勤斋、景福宫、三友轩等处均放置灵璧石。它们玲珑剔透,空灵典雅,大度雍容。为古老的宫殿增辉添彩。
【卢武铉的遗体告别仪式】公元2009年05月30日韩国第九任总统卢武铉的遗体告别式即在此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