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籍纂诂
《经籍籑诂》
经:儒家经典。 籍:儒家经典以外的典籍。 籑:收集整理。 诂:古人对古书的注解。
《经籍籑诂》为中国训诂学书。清代阮元主编,书成于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全书共106 卷,按平水韵分部,每1韵为1卷。各卷单字略依《佩文韵府》次序编排。凡一字数体,“通作”、“或作”之类,依《集韵》置于一处。一字数读的, 依韵分入各部。 单字不注音。释义一般先列本义,次列引申义,再列辗转相训与名物数象。此书将唐代以前古籍正文和注解中的训诂搜集在一起,颇便检查。所收为单字, 但注释中也包括双音词,是中国唯一的一部汇辑经传子史的引证于一书的大型训诂词典。通行中华书局影印阮元琅仙馆原刻本,改正原刻明显的脱、衍、误字,并附笔画索引与同字异体表,最为完备。
《经籍籑诂》还是中国唯一一部大型的汇辑古书中的文字训释编排而成的训诂词典,所辑录的文字训释都是唐以前的经传子史和训诂书、字书、韵书、音义书中所有的注释。采用古书达100多种,收字13349字。
《经籍籑诂》只是把唐以前注解罗列出来,并不根据自己的见解有所取舍,因此引用材料比较丰富全面,这是它的主要优点。但是材料繁杂,精芜并存,主次不分,也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唐以前的注解并不一定就正确,通过《经籍籑诂》可以把各种解释放在一起比较,就容易判断各家的得失。通过比较,有时还可以看出古代词义演变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