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宝贝

信息上市时间:2007年夏
类别:国产
制作:上海美术电影厂
年龄段:初中(含?)以前
人物介绍猪娃娃

性别:男
年龄:3岁
有着兔子的耳朵和袋鼠的哺乳袋的小型猪娃娃玩具
因为小月才有了魔法
猪娃娃侦探社的吉祥物,只会说“bong bong ”
这是只有小月才听得懂的语言
总有怪怪的想法,还有一些自己的苦恼
带在身边有链子的包包是武器,不知道里面有些什么
一旦被打到就会很疼,司徒斐一伙也很好奇里面有些什么
但是到最后谁也不知道。
小月
性别:女

年龄:8岁(实际上300岁)
猪娃娃侦探社的探长——自封“名探长”
她喜欢怪盗亚森罗宾胜过名侦探福尔摩斯,热衷于帮助并解决
因司徒斐一伙捣乱而陷入困境的猫和人类的问题
可以自由的变成8岁的小女孩和可爱的母猫
虽然以猫的年龄是300岁,可在猫的世界里,只是小女孩
她其实是猫国的公主,充满好奇心有喜欢玩
主要的武器是她的爪子
一旦惹她不开心,小心她可爱的爪子
嘟嘟性别:男
年龄:8岁

小学一年级,是王奶奶的外孙,去奶奶家玩是遇到了小月。
见到小月的瞬间对小月产生了好感,并和小月一起参加侦探冒险。
本来是个软弱的孩子,但随小月一起侦探冒险后,变得坚强。
体育也不怎么好,但冒险成了班里的运动能人。
是个电脑博士,用他包里的小型电脑可是鉴别指纹,
还可以连接到警察局里的电脑库收集资料。
哈哈
性别:男

年龄:4岁
嘟嘟的弟弟,因为小,说出话来不是很有条理。
一般只说一些单词或别人的话末几句(司徒斐认为是在故意气他),特别是初一和十五
因为天真烂漫,所以常上司徒斐一伙的当
但比哥哥有勇气,有冒险精神
最喜欢猪娃娃,会亲猪娃娃,会枕着它的肚子睡觉
猪娃娃也最喜欢他。
王奶奶
性别:女
年龄:70岁

是嘟嘟和哈哈的外婆,非常喜欢动物。
所以家里才会养猪娃娃,猫小月,鹦鹉
因为耳朵有点不好使,才有与世隔绝的感觉
即使外面有再大的动静,她也只顾着打自己的毛线
虽然有的时候,因耳力不好让嘟嘟和哈哈很心急
但每当他们需要关心的时候,她就会感知到而给予关爱
司徒斐
性别:男

年龄:40岁(实际上已经有500了)
是想支配人类的恶猫。
他可是随心所欲地变成人的样子
虽然说是个恶猫,但给人的感觉多少有点少跟脑筋
生活在北川渡口的废船上
经常带在身边的雨伞是他的飞行器
有时有可以当做盾牌和兵器
因为牙齿是钢琴键盘,所以刷牙的时候会发出钢琴的声音
来福
性别:男
年龄:10岁

他是司徒斐的军师,阴险狡猾,是一伙里最有威信的人了
有专业的辩论水平,说出来的话很有说服力,也有自己的信念和独特的哲学理论
与鹦鹉是对手,又同属于言论家,有惺惺相惜感
所以会定期见面说一些主任的坏话,还会互相交换对方的最新动向
初一、十五
年龄不详

初一和十五本是两条和普通的狗
但他们现在可以从狗变身成为人
这是以出卖自己的灵魂给司徒斐为代价交换的
他们既是司徒斐的卫侍,也是司徒斐的行动队长
他们跟司徒斐一起住在废船上
他们都很想得到司徒斐的另眼相看

所以他们之间有很强的竞争意识,也很希望对方什么也做不成
初一非常喜欢啃骨头,所以睡觉时每天都做《骨头梦》
十五非常喜欢球,即使在打架的时候看到球也会追过去
所以每次都会被看透他弱点的嘟嘟利用
其他第一,绝不意气用事,第二,绝不漏判任何一件坏事,第三,绝对一个裁判的公正漂亮……
帧数:首先,必须说明的是,抛下一切都不谈,作为国产2D动画,《百》已经达到24帧/秒的水平,也就是说,达到“正常”(相比之下国产大多数动画是不正常的)水平,实属不易。
剧情:国产动画的“正常水平”……不过至少不是严肃的、讲大道理的。
画面:2D西漫风,粗线条+色块,可以想象下飞天小女警。说实在的,帧数+画面足够让人以为这是非国产了。
人物:不怎么华丽。性格设定倒是不错。
配音:感觉女一号小月配得不错,大反派也不错。
音乐:挺好(就是《胡桃夹子》出现太多了)。主题曲《欢乐梦想》目前是互联网紧缺资源。有兴趣的可以贴上来。
其他:比较幼齿,没有养眼系的东西……
其他的其他:介于目前此动画遭遇强大质疑,网友评论是“侵权”、“抄袭”,我想说几句话。我们中国动画总体水平还不怎么样,针对低龄段,技术也不够,其一;我们中国动画拿去参展的多,其二;我们中国动画的评论员有时会“有点状况”,这是其三。
针对“其三”,我想说如下的话:自古以来,我国动画评论员面对中国动画,犹如老伯伯夸小孩子,经常就只是一句“真乖”。然而,此类评论往往拖得越来越长,还要被莫名其妙冠上怪帽子,并且广告/评论方不如制作方那么实事求是。我相信,无论制作好坏(或者说达到的好的程度),制作方是是欣赏自己的制作成果的,也是真正了解其制作的东西的程度的。那些怪帽子不是他们自己戴的,同时帽子也不影响动画本身。与其要把恶名灌在他们头上,不如先听我下面说的几个例子:
几年前,我曾看过《**晚报》报道即将在我们城市进行的动画展,姑且不论此评论,我想说下的是插图。插图是动画《大耳朵图图》(上美影,对于此动画我不想多评论,只是小心翼翼地指出是低龄段的生活剧),但是一边的评论是“动画人物大耳朵图图已经成为青少年的偶像”……我实在不想多说我当时的感觉。
此类例子很多,热播(实事求是)的动画《围棋少年》(说实话我看不懂,也不想说那动画能到高龄段),被荒唐地扣上了“中国版《棋魂》”的帽子,在国家电视台屡屡出现此广告(这个例子很有意义,下谈及);《风云决》近日在各大影院上映,不论其好坏,其广告“不可能的动画,不可能的震撼”无论如何都显得比较不靠谱。
《百》被灌上的恶名和它被扣上的帽子完全相同,是因为广告中称其是“中国版《宠物小精灵》”。这个帽子实在是离这动画十万八千里,因为这动画完全不是宠物剧。同样,批评其“抄袭”似乎也完全没有理由,理由同上。我感觉这双方应该都没看过这动画的样子。至于说这动画抄《晴天小猪》,我也觉得不靠谱,因为,“的确不靠谱”。
我的想法是,动画理应作为愉悦人的道具,哪怕其达不到其要达成的效果,也不要把莫须有的罪名作为指责其不成功的理由。
其他的其他的其他:找图片很辛苦的原因也在这里,图片上莫名其妙写了句“中国版《宠物小精灵》”。我现在只能用动画中的截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