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德顺
肖德顺,民国12年(1923年)5月生于满城县石井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6口人,父母、兄弟4人只种一亩多坟地和几个山坡埝。靠父亲、大哥扛长工、打短工维持生活。因家境贫寒,只读过两年初小。12岁时其父病故,辍学务农。
"七o七"事变后,德顺的大哥肖德木投亲到山西省榆次参加红军。1943年,因负伤,复员回家。1943年,日伪扫荡时,被炸死在山坡上。肖德顺怀着民族仇恨参加民兵,任村青年抗日先锋队排长。1941年,被挑选到民兵游击队,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秋,日本侵略军向太行山区大举进攻,为打乱敌人进山围剿计划,肖德顺带领游击队员埋伏于山谷中,集中火力截击敌队尾部,并乘机解救了数百名民夫,活捉特务两名、缴获部分物品。
1942年,伪军沿山边挖封锁沟,修筑堡垒。肖德顺带领小队打击伪军,解散众多的挖沟民夫。夜间组织民兵填沟,护送县、区干部穿越封锁线,并负责做好通讯联络工作。组织破交割电线15次,一次就割掉日伪电线500斤。
1943年,德顺任石井民兵游击小队射击组长和锄奸小组长。是年秋,大扫荡时,带领游击小队坚持战斗,打死、炸死敌伪军20余名。反扫荡结束后,在章村战斗中活捉伪治安军3名、打死1名,缴获三八大枪3支,子弹320发。为反封锁斗争,组织运输大队,并任运输大队长。经常突破层层封锁线,往来运输军用品,运输队人员和军用品无一损伤。日伪负责运输队的军队曾7次遭受严重创击。
1944年秋末,中共满城县委在石井举办500余人参加的武装干部训练班。驻满城的日本宪兵队长山田,认为全部消灭满城抗日力量的时机已到,纠集满城、伍侯、市头村3据点的近千名日伪军,于10月4日晚,突然包围石井。肖德顺奉命率游击小队出击,利用预先埋好的地雷、高房工事和地道,狠狠打击敌人,共歼日伪军43名。游击小队无一伤亡,500余名干部安全无恙。10月底,肖德顺率领游击小队在韩庄村东打了一次伏击战,打死伪治安军4名,活捉3名。肖德顺亲带一名队员在荆山活捉特务两名,特务婆一名,缴获驳壳枪一支,物品一部。当抱阳村炮楼的伪军被围困时,带领小队34名,追击向满城逃窜的伪军,毙敌两名,伤敌3名。11月,日伪军突袭台鱼村(八路军老三团驻地),肖德顺指挥小队进行游击战,打死日伪军4名、伤19名、缴获牲畜20余头,物品多件。次日,日伪军增援路过石井。肖德顺在地道内连发三枪,打死日伪军3名,吓得敌人绕道而逃。
1945年,肖德顺任石井村人民武装委员会指导员。9月间,满城县成立民兵大队,在大队中任一连一排副排长。伪军包围石井村,指挥全村小队进行村落战、地道战,毙伤伪军24名。带领队员20余名,在神星村北打伏击,伤亡伪军4名。在江城打死伪军两名,伤3名,缴获长枪10支,手榴弹50枚。10月间,带领小队3名,在铁路线上活捉伪军一名,打死日军一名,缴获物品一部。解放战争中,带领小队一班,配合武装冲到南阎童桥,国民党军仓惶而逃,打死国民党军2名,伤3名。
肖德顺在抗战中,英勇善战,刚毅顽强,战绩突出。1945年10月18日,在执行任务中,光荣牺牲。年仅22岁。
肖德顺烈士纪念碑亭
位于满城县城西偏北7.5公里石井村南保涞路北侧。碑为汉白玉质料,抹角长方形。碑额为"万古流芳",碑高2.18米,宽0.77米,厚0.21米;长方形青石碑座,长1.10米,宽0.62米,厚0.21米。碑亭为四角楼尖型四擎柱,木、瓦、石构筑。
碑文主要记载了肖德顺烈士生平及生前在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迹。1945年,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2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