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灵塔

供奉和收藏活佛、上师法体或骨灰的一种佛塔,由佛祖释迦牟尼信徒的舍利塔演变而来。因塔内供奉活佛以及在藏传佛教上有巨大成就的大师骨灰,故名灵塔。

灵塔是藏式佛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佛塔和塔葬双重性质的一种建筑,为藏传佛教所独有。约9至10世纪,西藏开始建造灵塔。灵塔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产物,随着藏传佛教的发展,灵塔在西藏普遍盛行。当佛教高僧大德和宗教杰出领袖圆寂时,其遗体经过特殊处理后,完整地保存在塔内,这种塔被称为法体灵塔。阿里古格王益西沃圆寂后,其遗体就用法体灵塔保存,后来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灵塔也供奉在甘丹寺内。另一种灵塔是将佛教高僧的遗体火化后葬于塔内,称为舍利佛塔。灵塔体现了一种藏族特殊的丧葬方式,大多数寺庙内都供奉有大小不等、性质不同的灵塔。灵塔在体积上可以根据环境条件建成各种不同的规模,大到几十米高,小到1米左右,甚至更小。在质地上也可按照各自的条件分为简单和贵重不同的规格,简单朴实的灵塔多采取石砌,一般寺院周围建造的灵塔都属于此类;贵重的灵塔从铜、银制到黄金包装,主要供奉在寺院里的殿堂内,供人们顶礼膜拜。灵塔通常由塔座(须弥座)、塔瓶(塔腹)、相轮(塔刹)三部分组成。灵塔集佛教土、火、水、空“四界”思想于一体,使四种要素通过灵塔得以表现。活佛高僧的遗体保存于灵塔中,不仅体现了肉体复归“四界”的佛教思想,还象征着“出生—生活—精神—死亡—出生”这一生命轮回。西藏的第一座灵塔是山南桑耶寺旁的寂护大师灵塔。拉萨布达拉宫内有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十世、十一世、十二世和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扎什伦布寺安放一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和四世班禅、五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十世班禅的灵塔,哲蚌寺措钦大殿内安放三世至四世达赖喇嘛的灵塔。

灵塔是具有佛塔和塔葬双重性质的一种塔,据说现在世界上只为藏传佛教所独有。藏传佛教佛塔种类很多,形状各异。从塔的性质可分佛塔、殊胜塔、肉身灵塔和舍利骨灰塔。从佛塔的建筑材料可分泥塔、石雕塔、土塔、木塔、砖瓦塔、玉塔、铜塔、银塔、金塔。从塔的数量上,有独塔和群塔,排列成一字形的八座塔,称八如来塔。著名的青海塔尔寺的八如来塔,又各有名称:叠莲塔、菩提塔、和平塔、殊胜塔、涅盘塔、神变塔、神降塔、吉祥多门塔,它们代表了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中的八个不同阶段或八种不同的精神意境。群塔还有108座的,甚至更多。

有关资料记载,藏民族造灵塔约在公元9—10世纪。当藏传佛教高僧大德和宗教领袖圆寂时,其遗体经过特殊处理后完整地保存在塔内,这种塔称为肉身灵塔。历史上,西藏阿里古格王益西沃圆寂后,遗体就是用肉身灵塔所保存,后来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灵塔也供奉在甘丹寺内。

自五世达赖以后的历世达赖喇嘛(六世除外),他们圆寂后都采取此法建塔,供奉在布达拉宫内,布达拉宫顶部闪亮耀眼的金顶,就是这八位达赖喇嘛的灵塔金顶。而班禅喇嘛从四世以后的历世班禅,也都用灵塔保存遗体在札什伦布寺内,并为这些灵塔专门修建了灵塔祀殿。

另外还有一种灵塔,就是将佛教高僧的遗体火化后葬于塔内,叫做舍利佛塔。据说灵塔就是由佛祖释迦牟尼信徒的舍利塔演变而来的。灵塔,体现了藏民族一种特殊的丧葬方式,因而藏区大多数寺庙内都供成人都供奉有大小不等、性质不同的各式灵塔。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