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辖第82师,第83师,第84师。同年底,驻防福建前线,执行剿匪等任务。1952年5月,第28军(驻莆田)归福建军区领导。1969年11月20日调山西侯马。1985年调大同,第84师撤销 。1998年第28集团军撤消,所属步兵第82旅改归第63集团军建制。第83师1999年改编为山西省陆军预备役第83师。
28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该纵是由山东渤海军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辖82师、83师、84师。
82师的前身是渤海军区的第二个7师,47年1月下旬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第28师,49年2月改编为第3野战军第28军第82师,该师作风顽强,长于防御作战,战斗力较强是军主力师。
244团的前身是山东寿光县抗日武装改编的寿光县独立营,40年1月改建为寿光独立团,同年底编为山东纵队第3旅第9团,43年3月该团1营改编为清河军区特务营,其余部队与清东独立团合编为新的清东独立团,44年2月清河、冀鲁边两军区合并为渤海军区,该营仍为军区特务营,45年2月军区组建一3000人的新兵教导团,同年9月特务营与新兵教导团合编为军区特务1团,46年7月编入军区重新组建的第7师为第1团,47年1月下旬编入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28师为82团,49年2月编入第3野战军28军82师为244团。该团作风勇猛、战斗力强是军、师主力团。在金门战斗中该团英勇作战登岛部队无人生还。
245团前身是45年秋由渤海5分区地方武装组建的警7旅14团,46年11月编入渤海11师仍为14团,47年1月下旬编入10纵28师为83团,49年2月编入28军82师为245团,该团战斗力较强是师主力团。
246团的前身是47年1月组建的渤海第4分区警备团,47年1月下旬编入10纵为纵队特务团,49年2月编入28军82师为246团。金门战斗中该团损失两个连。
83师前身是渤海军区第11师,47年1月下旬改编为10纵29师,49年2月改编为28军83师。该师战斗力较强是军主力师。
247团前身是45年9月由渤海4、5、6分区武装合编的军区特务2团,46年7月编入渤海7师为2团,47年1月下旬编入10纵29师为85团,49年2月编入28军83师为247团。该团战斗力较强是军、师主力团。
248团的前身是以冀鲁边军区教6旅16团部分部队为基础组建的3分区基干团,44年2月改称渤海3分区基干团,45年9月军区主力赴东北后,渤海1、3分区合并为1分区,5、6分区合并为3分区,该团改称1分区基干团,不久编入警8旅为17团,46年11月编入渤海11师仍为17团,47年1月下旬编入10纵29师为87团,49年2月编入28军83师为248团。该团是有115师教6旅基础的老部队,是冀鲁边唯一留在山东的分区基干团,战斗力较强与244团、247团同为当时渤海军区的三大主力团,亦是军、师主力团。
249团前身是47年4月组建的渤海3分区14团,济南战役前与10纵一起行动,48年10月编入10纵30师为89团,49年2月编入28军83师为249团。
84师前身是48年10月在渤海军区组建的10纵30师,49年2月改编为28军84师,该师虽是新建师,可所辖部队较老故较有战斗力。
250团前身是以山东纵队三支队基干3营为基础,与清西地方武装组建的山东纵队第3旅8团,43年3月改编为清西独立团,44年2月为渤海6分区基干团,45年9月编入警7旅为13团,46年7月编入渤海7师为3团,47年1月下旬编入10纵28师为84团,49年2月编入28军84师为250团。该团基础较老,是清河唯一留下的分区基干团,战斗力较强是师主力团。
251团前身是45年9月由渤海2分区武装组建的警6旅11团,46年11月编入渤海11师仍为11团,47年1月下旬编入10纵29师为86团,49年2月编入28军84师为251团。该团是115师曾国华支队开辟的冀鲁边2分区部队,战斗基础好,有较强战斗力是师主力团。在金门战斗中该团勇猛冲杀浴血奋战三天,损失极大登岛部队无一人生还。
252团前身是47年4月组建的渤海2分区13团,48年10月编入10纵30师为88团,49年2月编入28军84师为252团。
28军部队几乎全部是由渤海军区地方部队组建的,军区绝大多数主力去了东北,可该军经过努力整训使部队成为英勇的渤海雄师,以擅长防御成为华野的主力,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得到了华野首长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