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腹重唇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裸腹重唇鱼

鲤科

学名:Diptychus kaznakovi (Nikolsky)

俗名:花鱼

体长,近圆筒形。头锥形,吻突出。口下位,马蹄形。下颌无锐利角质。唇极发达,下唇侧叶极宽厚,前部相连,唇后沟连续。须1对,位于口角,末端达前鳃盖骨。体被细鳞,胸腹部裸露,侧线上鳞30枚左右。具臀鳞。背鳍不分枝鳍条为光滑软刺;腹鳍起点在背鳍基部中央的下方。

以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体中等大,为产区重要经济鱼类。

分布于金沙江上游。

【花鱼的功效介绍】:

花鱼 (《滇南本草》)

【异名】青脖(《中国经济动物志》)。

【来源】为鲤科动物秉氏鲈鲤的肉。

【动物形态】秉氏鲈鲤体形长而侧扁。

长约20余厘米。

头背部平广,头前端较尖,下颌向前突出。

口亚上位,呈斜裂。

须2对,前对较后对略短,后对长与吻长约相等。

眼前上位,距吻较近。

下咽齿3行,尖端微弯。

鳃孔大,两侧鳃膜联于鳃峡处极接近。

鳞中等大,胸部、腹部的鳞片较小,且隐于表皮之下。

侧线鳞51~54,侧线较直,向后伸至尾鳍基中轴。

背鳍Ⅲ8~9,起点在腹鳍的稍后方,第3不分枝鳍条骨化,基部后缘具细齿。

臀鳍Ⅲ5,末端不达尾鳍基。

背面青黑色,侧面及腹部白色,体侧鳞绝大部分有一黑色边缘,在体侧联成较整齐的直条纹;头、背部有分散的小黑点,背鳍、胸鳍、尾鳍微黑。

幼鱼多在支流或干流的沿岸,成鱼多在大水面游弋,性凶猛,常捕食其他鱼类。

分布长江上游的干、支流中,如岷江、嘉陵江、雅硥江等处。

【性味】《滇南本草》:味甘,平。

【功用主治-花鱼的功效】《滇南本草》:食之解诸疮;烧灰服之,治疟疾冷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