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疗法

【谈话疗法简介】谈话疗法是认知治疗方式,教人们如何改变有害的想法和信念。当患者有不切实际的负面想法产生时,他们会被告知如何用正面想法来替代这些负面想法。这可能听起来很简单,但此前已有研究表明,它能治疗焦虑、强迫型神经错乱和饮食紊乱。
【适用人群及其主要方法】心理疗法有时也称为谈话疗法,在治疗轻度抑郁症时广泛使用。有单独方式、团体方式、夫妻方式、家庭方式等,其方法有心理动力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其中心理动力疗法关注的是病人的行为,及病人与家人朋友的相互关系,短期内提高病人的处事技巧,增强其自尊心,常需要3-4个月,主要适用于人生中发生重大事件的患者。
【谈话疗法治疗抑郁症】有些疾病不一定非得用药物治疗才有效,采取谈话疗法同样也会有效。美国科学家一项最新临床实验表明,在对抑郁症的治疗中,谈话疗法与药物治疗具有同样疗效。而且,如果把旧病复发的几率也算在内的话,可能谈话疗效还更好一些。
谈话疗法是认知治疗方式,教人们如何改变有害的想法和信念。当患者有不切实际的负面想法产生时,他们会被告知如何用正面想法来替代这些负面想法。这可能听起来很简单,但此前已有研究表明,它能治疗焦虑、强迫型神经错乱和饮食紊乱。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罗伯特·德鲁贝伊斯博士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一项临床实验,比较谈话疗法和抗抑郁症化学药物疗法的效果。他们在于近期出版的《普通精神病学文献》月刊上发表的研究结果中称,谈话疗法与药物治疗同样有效。
谈话疗法最大的好处是,即使在谈话之后,它依然能持续发挥疗效。在一年的谈话疗法结束后,采用谈话疗法的患者中仅有31%旧病复发,而服用抗抑郁症药物的患者中则有76%的人复发。
据德鲁贝伊斯博士说,他们不能说谈话疗法适合每一位抑郁症患者,而且可能有些病人服用药物的效果要好于谈话疗法。研究的下一个突破很可能是使医疗人员在治疗之前能预先知道患者到底采用哪种疗法合适。
【谈话疗法缓解忧郁症】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一种谈话疗法能帮助忧郁症患者认识到,他们的疾病其实在于自己思想上解不开的疙瘩。
忧郁症在美国的发病率很高,每20名美国人中就有一人有忧郁症,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恐惧和偏执,并出现病因不明的身体疾患。忧郁症每年在美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元。目前,医学界还没有公认的治疗忧郁症的方法。
据《美国医学会杂志》报道,哈佛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187名忧郁症患者进行了研究。这些患者被分成两组,一组连续6周每周参加一次为时90分钟的认知行为治疗(一种谈话治疗),另外一组患者则只参加普通治疗。
研究人员发现,参加认知行为治疗的患者能够逐步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状态,认识到自己是否有太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也能意识到自己的某些想法是否过于偏执,从而导致了忧郁症的发生。12个月后,这些患者的忧郁症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的缓解。研究人员认为,他们使用的这种认知行为疗法值得向医学界推广。
【关于谈话疗法的书籍】《谈话疗法(东西方心理治疗的历史)/德瑞姆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丛书》
作者:(美)彼得·班克特|译者:李宏昀//沈梦蝶
作者简介
彼得·班克特(C.Peter Bailkart),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在达特茅斯学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专攻变态心理学、人性性行为和认知行为疗法,同时涉猎非西方心理治疗方法、性别适应和社会认知。班克特教授是Wabash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的联合指导者。《谈话疗法——东西方心理治疗的历史》是其代表作。
内容提要
这本独特的书将向您介绍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在历史、哲学、性别和文化等领域的基本情况。您将发现在那些百家争鸣的理论中、在构成大部分现代心理治疗师职业倾向的理念中存在着联系与矛盾。在《谈话疗法》中,您将发现这本书有如下特点: 涵盖东西方各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包括激进女性主义、存在主义和禅宗; 涵盖从古至今各种心理治疗实践,包括启蒙运动对心理治疗的影响、18 到19世纪法国精神病学家的工作以及临床心理学的最近发展情况; 案例研究、故事、轶事、个人回忆消除了学院心理学中的心理疗法与真实的现实生活之间的鸿沟。
导 语
本书是一部关于心理学的理论专著,全书介绍了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在历史、哲学、性别和文化等领域的基本情况。您将发现在那些百家争鸣的理论中、在构成大部分现代心理治疗师职业倾向的理念中存在着联系与矛盾。本书适合心理学爱好者及研究者。
目 录
第一章 理解谈话疗法历史的基本关照
第一部分 无意识的发现: 被揭示的心灵
第二章 对疯狂的意义的求索:从魔鬼信仰到道德治疗
第三章 理性的胜利,精神科学的兴起,和“神秘中的神秘”
第四章 催眠疗法的兴衰:法国传统中的谈话疗法
第五章 精神分析的开始:奇怪的安娜O.案例
第六章 精神分析原则的引入
第七章 精神分析:谈话疗法的原型
第八章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Ifred AdIer)的“个体心理学”
第九章 卡尔荣格(Karl Jung)的“分析心理学(Analytical Psychology)”
第十章 自我心理学(ego psychology):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
第二部分 心理治疗在美国——从《瓦尔登湖》到《瓦尔登二》
第十一章 威廉詹姆斯和美国心理学
第十二章 华生与斯金纳——激进行为主义
第十三章 心理治疗的行为主义革命
第十四章 认知(行为)治疗
第三部分 对心理学的审判
第十五章 人本主义心理疗法:玛丽卡尔金斯、戈登奥尔波特和卡
第十六章 对现存秩序的挑战:威廉里奇和弗里茨皮尔斯
第十七章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莱因、弗兰克尔和罗洛梅
第十八章 走近女性主义心理治疗
第十九章 谈话疗法的形而上学
第四部分 心理治疗的非西方视野: 道即无言
第二十章 东方哲学简述
第二十一章 禅宗的治疗蕴意
第二十二章 当代日本的心理治疗:森田(Morita)和内观(Naikan)
第二十三章 以行为自我调节为基础的心理治疗:瑜伽及其他技术
第二十四章 最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