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克氏鹦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柏克氏鹦鹉

中 文 名 柏克氏鹦鹉

俗名别名 秋草

英 文 名 Bourke's Parrot

拉丁学名 Neophema bourkii

地理分布 分布地区从昆士兰西南部深入新南威尔斯西部地区经澳洲中部一直到西澳大利亚的最北部及一些内陆地区。

繁殖方式 卵生。母鸟一窝产4至6 颗蛋,幼鸟约18天后孵化,母鸟育雏期间一天只会离开巢穴一 次让公鸟喂食,幼鸟约4周后羽毛长成离巢,但仍会被公鸟继续喂食两个星期。

习性 在30年代时,伯克氏鹦鹉的数量曾一度危急,但在今日是常见的鹦鹉,常可于相思树林、尤佳利树林、灌木丛与一些河边的林地中发现它们的踪迹,通常都是成对或一小群一起活动,但在长期干旱时会有大群甚至上千只聚集在水源地的情形,一般都在晨昏时刻觅食,主要在地上找寻各类草类种子与嫩芽为食,在天亮前与日落后才会到水源区喝水,日落后会开始显得比较活跃;繁殖季节大约在8月至12月间,喜爱筑巢在1至3公尺高的树洞内,雄鸟求偶时会贴近母鸟拍打双翼与摇动尾巴。

体形特征 19CM~22CM。它们是唯一主要羽色非绿色的种类,而且无法与同属的鹦鹉杂交,母鸟前额的蓝色羽毛明显较公鸟少,翅上的蓝色分布较少,喉部粉红色较少,母鸟的体型与头部也比公鸟小。

食性 主要在地上找寻各类草类种子与嫩芽为食

叫声

护 理 伯克氏鹦鹉是容易照料的鹦鹉,很快即能适应周遭环境与天气,而且适应之后会相当强壮,但仍需防范太冷与过度潮湿的气候变化,它们喜欢飞行,最好能饲养在大的笼子内或是鸟舍中,由于生性温和友善,可以与其他体型相当不具攻击性的种类一起饲养于较大的笼舍里面,笼养鸟安静,没什么破坏力,傍晚时会显的较活泼一点 ,由于它们喜欢待在地面上所以定期的除虫措施会对其健康较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