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裂蟛蜞菊

茎平卧,无毛或被短柔毛,节上生根,叶对生,多汁,椭圆形至披针形,通常3裂,裂片三角形,具疏齿,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无毛或散生短柔毛,有时粗糙;叶柄长不及5mm。头状花序腋生具长梗,苞片披针形,长10~15mm,具缘毛;舌状花4~8,黄色,先端具3~4齿,能育;盘花多数,黄色。瘦果棍棒状,具角,长约5mm,黑色。
多年生草本,适应性强,能在不同土质生长,耐旱且耐湿,能耐4°C低温,在平地和缓坡上匍匐生长,在陡坡上可悬垂生长。断枝扦插或被土覆盖后,约10天即生根长成新的植株。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花期几全年,但以夏至秋季为盛。
原产地:热带美洲;在全球热带广泛归化。
中国分布现状:香港、广东、海南、台湾、福建(南部)。
20世纪70年代作为地被植物引入栽培,目前在华南一些地方已逸生成为园圃杂草。常生长成片,侵占草地和湿地,排挤本地植物。该种已被列为"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控制方法:结果前拔除;大面积防除可用除草剂Metsulfuron methyl喷洒,效果良好,控制地上部分的同时应及时拔除残留地下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