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正

1904年出生于新县箭厂河乡李洼村杨畈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28年参加农民赤卫军,193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和攻克新集、金家寨、六安、双桥镇等战斗。1932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主力西进川陕建立根据地,后参加地方工作队,发动群众,分配土地,帮助建立地方党和政权组织。1933年7月,红四方面军扩编后,肖永正任三十军八十八师二六四团供给处主任、军供给部总务科科长、师供给部部长。参加了仪南、营渠、宣达战役,粉碎刘湘的“六路围攻”和西渡嘉陵江战斗。
1935年5月,肖永正跟随红四方面军长征,两翻雪山,三过草地。在长征途中,克服了茫无人烟草地上粮食物资补给的极端困难,为红军后勤供应作出贡献。1937年2月,中央军委为援救西路军,以刘伯承为司令员组成援西军,肖永正任援西军供给部管理科科长。
抗日战争时期,肖永正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大队供给股长、抗国政大学第二分校供给处副主任、晋察冀军区供给部部长。冀中军区第九分区供给处处长。先后参加了反围攻战役的广灵阻击战、邵家庄伏击战、滑石片战斗,1940年的晋冀鲁豫反顽战役、百团大战、1942年的粉碎日军“五一”大扫荡,1943年的反击日军而进行的地道战、地雷战。
解放战争初期,肖永正任冀中军区教导师供给部部长。1947年春,中央军委根据华北战场的敌我情况,并依据前段作战经验,发起正太战役,肖永正率部参加战斗,是役,我军共歼敌3.5万余人,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解放区连成一片。接着,继续发起攻势,先后进行了青(县)沧(县)战役和保(定)北(徐水)战役。在石家庄战役,肖永正所在的冀中军区组成一个集团,由石家庄的东南进攻,他率部发起进攻,经过几天激战,共歼敌2.45万余人。
1948年11月,肖永正率部参加了平津战役。他一方面他好后勤工作,一方面上前方作战,坚持两个多月,至1949年1月平津战役胜利结束。2月,中央军委对全军进行整编。肖永正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兵团后勤部副部长。3月,他率部由冀入晋,会战太原。月底到达太原前线,所部由北郊入城攻敌。历时6个多月,解放了太原城。之后,任兵团后勤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肖永正任华北军区后勤部财务部长,河北省军区后勤部部长、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4年逝世。
云南省宁蒗县县委党校副校长(阿西木嘎),男,彝族,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人,中共党员,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任云南省宁蒗县县委党校副校长。
大学毕业后,他毅然放弃了留在上海等大城市工作的机会,自愿回到经济十分落后的家乡。
他先后担任过乡经营管理员、乡团委书记和团县委副书记。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勤奋工作。1999年1月,他被蝉战河乡人民代表推选为乡长。在近四年的时间里,他共为乡里引进各种资金300余万元;修建公路31公里,加强了乡里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修建饮水管道125公里,使全乡98%的群众喝上了自来水。他还带领群众开展坡改梯,推广种植经济果木,2002年全乡年人均纯收入比1999年增长了一倍,大大改善了全乡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等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