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西战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1月至2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8战区部队在绥远省(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西部河套地区对日军驻蒙军及伪蒙军一部进行的防御战役。

日军为摧毁中国军队第35军绥西根据地,决定从平绥(北平至归绥)、同蒲路(大同至风陵渡)沿线抽调3万余人,汽车1000余辆,伪蒙军6个师,由第26师团长黑田重德指挥,进占绥西河套地区。1月27日,日伪军分3路向西进犯。一路由第26师团经固阳、大佘太从乌拉山的后山直趋五原;一路由骑兵集团和第2混成旅团及伪“绥西自治联军”3个师,一路由伪蒙骑兵3个师,分别取道乌拉山的前山及黄河南岸进犯后套。

中国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5军军长傅作义,制定了以运动战、游击战战术相机歼敌有生力量的作战方针和军事部署。2月1日,中国军队骑兵第7师对从乌拉山前山侵犯后套的日伪军进行阻击,给以沉重打击后,转移至杨高明圪旦侧击日军。由后山入侵之日军,在飞机、坦克掩护下,向乌不浪口及乌镇守军第81军第35师发起猛攻。第35军第101师增援赶到后,与其激战至黄昏,转移至折桂乡,日军侵占乌镇和乌不浪口。接着,日军沿乌拉壕狼山南麓包(头)五(原)公路继续进犯,在黑石虎至三女店地区遭到中国军队第31师阻击,激战至2日,伤亡很大。当日下午、进犯五原之日军,遭到第101师在折桂乡,新编第32师在四牛头圪旦阻击。双方肉搏血战4小时,中国军队奉命向西转移。3日至5日,日伪军占领五原、临河、陕坝、百川堡、米仓和三盛公(今蹬口)等地。

1940年2月中旬,日军驻蒙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决定,将由华北调集的侵绥兵力撤,回原防地,仅留一部分日军和伪蒙军,准备长期固守五原。傅作义决定将日军主力诱至丰济渠以东地区予以包围歼灭,进而收复五原。19日8时,绥远游击军开始佯攻五原;日军步兵联队和炮兵中队分乘汽车40余辆,倾巢出击。中国军队边战边退,一直把日军诱至丰济渠东岸阿善地区。日军发现埋伏在五(原)临(河)公路南侧的新31师第93团,便下车向该团发起进攻。第93团英勇抵抗,激战竟日,双方伤亡均重。新编第31师第91,第92团,因受伪蒙军牵制,未能及时投入战斗。第101师到达伏击区时,日军已先赶到,未能达到歼灭日军之目的。日军看到中国援军赶到,便乘夜间逃回五原。新32师向临河、陕坝进军,克复两城镇。之后,中国军队第35军、绥远游击军、五临警备旅等主力部队,集结于丰济渠以西地区休整,战役结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