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起彼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此起彼伏( cǐ qǐ bǐ fú )

英文

[rise one after another]

解 释

此:近指代词,这里;彼:远指代词,那里;伏:低下去。这里起来,那里落下。这边起来,那边伏倒,这边伏倒,那边起来。形容一起一伏,接连不断,高潮迭起,从未止息。

出 处

汉·张衡《西京赋》:“鸟毕骇,兽咸作,草伏木栖,寓居穴托,起伏集此。

功能、例句

1.作谓语。《死海不死》:“远远望去,死海的波涛此起彼伏,无边无际。”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22章:“在鼾声~中,领导人自己独独醒着。” 2.作状语。丁铃《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四六:“他的步子越走越慢,这一切模糊的感觉,此起彼伏地在他脑子中翻腾。”

附条

1.“此起彼伏”。杨沫《青春之歌》四章。2.“此伏彼起”。蒲韧《二千年间》六。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形容事物发展变化不断

近义词

此伏彼起、升腾跌宕

造句1

随着旋律此起彼伏,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

原句: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二泉映月》

造句2

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此起彼伏。

造句3

北京市民街头目睹阅兵队伍撤离,现场自发而起的祖国万岁声此起彼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