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贫血
肾性贫血anemia due to kidney disease,renal anemia
肾病晚期伴慢性肾功能衰竭时伴有的贫血称为肾性贫血。贫血的程度常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相关。
造成肾性贫血的病因主要是:
①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EPO是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主要激素,产生于肾脏,当肾脏广泛受损时,EPO的产生减少;
②晚期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清中有红系造血的抑制物;
③红细胞破坏增多;
④血小板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倾向;
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导致骨髓纤维化使红系细胞生成减少外,还能抑制骨髓红系造血和加速红细胞的破坏。
肾性贫血的诊治
一、肾性贫血的发生机理
(1)EPO生成相对或绝对不足,(2)EPO活性的降低,(3)RBC寿命的缩短,(4)造血物质的缺乏,(5)失血等其它因素。
二、 EPO的合成部位和分泌调节
EPO是一种糖蛋白激素,刺激RBC前体的分化和增殖。合成部位是肾脏和肝;在肾脏其合成的主要部位是:肾间质的细胞--间质成纤维细胞。EPO的表达受氧张力的调节。
三、应用EPO的一般规律
1.剂量依赖:不同的个体差异性, 如
剂量 有效率 Hct水平
15u/kg 25% 15-25%
40u/kg 52% 30-33%
100u/kg 90%
150u/kg 95%
上述变化和Cr、BUN、PTH无关
2.皮下效果好,至少和IV相同
IV SC
T1/2 4-9h >24h
高峰浓度 高 1/10
吸收 100% 15-95%
从上述情况来看,SC的主要优点是半衰期长
3.给药的次数取决于给药途径
IV 3次/W 优于1次/W
SC qd 3次/W
非透析病者4000U/W 即可
4.足够的铁储备
⑴新生RBC 达到理想Hct
⑵新生RBC 维持理想Hct
⑶成熟RBC RBC的成熟
⑷失血 透析、胃肠道等
5.使用的指征 贫血是由于EPO相对或绝对不足,否则无效或效果欠佳。感染或创伤可降低EPO的效能,炎症可降低EPO的效应,加大EPO用量可克服。
6.使用时机 目前国外推荐开始使用促红素的时机:⑴妇女和青春期前患者Hct<33%, Hb<110g/L。⑵成年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患者Hct<37%, Hb<120g/L。
四、 最佳治疗方案
一影响疗效的因素:最佳的RBC,副作用,经济原因。
二建议的最佳方案
1.首始剂量:100-150U/kg,3次/w;
2.给药途径:SC为非透析、CAPD和家庭透析,IV为HD;
3.调整方法:每周查Hct,并据此每2-4W调整,如果Hct↑>4%或有效2W后,可减少25U/kg,如果4W后,Hct无上升,应该增加25u/kg,至于用100U 或 150U 则取决于病人的状况,病情重,需输血者,应用100U,病情轻,则可用50-100U,缓慢升高Hct
五、EPO的副作用
1.高血压:约23%,当Hct>30%时,发生率约66%,其发生机理:周围血管阻力↑、血液粘稠度↑,血管对RAA系统敏感性↑、局部舒缩因子失衡。治疗:去除过多的水份、抗高血压药物、减低血液粘稠度的药物、EPO减量。或停药、小剂量每日疗法。
2.透析不充分:透析器凝血、RBC↑、超滤↓、透析器堵塞和内瘘血栓形成大约7.5%、抽搐或癫痫发作3%左右(59/2203)但未排除EPO治疗前是否有癫痫。流感样症状 5%,给药后2h出现,12h消失;肝素用量↑20-40%,高钾血症1.03%(12/1167)
六、影响EPO疗效的因素
可分为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主要因素:失血、感染和炎症、恶性肿瘤、甲旁亢伴骨髓纤维化、铝中毒。次要因素: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溶血、骨髓功能障碍、红细胞酶的缺陷和Hb病
一铁的缺乏
1.铁缺乏的原因:失血、EPO治疗后铁的需求↑、尿毒症引起的胃肠症状。
2.体内铁储备的评价指标:血清铁、血清铁蛋白(CRF<100ug/ml提示铁绝对缺乏)、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人<12ng/ml,TSAT<15%提示体内铁绝对缺乏)
3.体内铁储备的监测
⑴EPO治疗初期或增加EPO剂量时:TSAT和铁蛋白 1次/月,IV给铁者,1次/3月
⑵维持治疗阶段,1次/3月
⑶非EPO治疗的CRF患者,如果TSAT≥20%,铁蛋白≥100ng/ml,1次/3-6月
⑷检查TSAT或铁蛋白之前停用铁剂2周。
4.铁剂的补充途径
⑴ 口服补铁: 多数学者认为不能维持足够的储备,常用的有硫酸亚铁、葡萄糖酸铁等。口服补铁的优点:简单、方便、便宜,不足之处:胃肠道反应、吸收欠佳、低效能。口服补铁应注意的问题:①补铁的剂量为200mg/d。②在两次就餐的中间给与,食物中的物质影响铁的吸收。③去掉表面的糖衣。铁之缘片是将乳酸亚铁、阿胶和蛋白锌都作为功效成分,补铁、生血加营养三效合一,能更好的预防和改善贫血,增强人体免疫力。
⑵深部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主要问题:疼痛、出血(尤其是血小板功能欠佳的病人)、肌肉瘤。
⑶静脉补铁: 效果确切,副作用不多。主要的副作用是∶铁剂过敏其它可能的副作用:感染、心血管疾患、铁负荷过重、恶性肿瘤等。治疗前需做首剂试验∶25mg/成人,10mg/儿童。静脉补铁的指征和剂量:①铁蛋白<100ug/L、②转铁蛋白饱和度<20%、③低色素RBC>10%。剂量:①小剂量20-60mg。②中等剂量100-400mg,1次/W。③大剂量500-1000mg。
补铁的可能效应:①减少EPO用量;②EPO治疗前预防性用药;③功能性或绝对性缺铁预防;④联合用药减少EPO的用量。
补铁过程中尚需解决的问题:①药代动力学、②生物相容性、③副作用、④单次最大剂量
5.补铁剂量的调整:⑴口服补铁:每天200mg/成人2-3mg/kg/儿童,⑵透析前、家庭透析或PD患者,如口服不足,可一次性静脉补充右旋糖酐铁500-1000mg,⑶静脉补铁:HD病人多需定期静脉补铁。
具体的调整方案
①TSAT<20%,铁蛋白<100ng/ml,50-100mg,qd×10
②TSAT>20%,铁蛋白≥100ng/ml,50-100mg,qw×10
③TSAT>20%,铁蛋白≥100ng/ml,且Hct达到目标值,
维持静脉补铁25-100mg/w,检查TSAT和铁蛋白/3月
④TSAT>50%,铁蛋白≥800ng/ml,停用3月
如TSAT<50%,铁蛋白<800ng/ml,可用1/3的剂量。
二失血
1.失血的原因:反复抽血做检查、胃肠道隐性出血、透析时的残留血。
2.失血的诊断
⑴靠增加EPO的剂量维持稳定的Hct/Hb
⑵突然或显著的Hb浓度下降
⑶反复静脉补铁不能增加铁储备
⑷无Hb上升的网织RBC计数>3%
三感染:可导致:铁代谢紊乱、细胞因子抑制RBC的生成、网状内皮系统储备铁释放障碍、肠道铁吸收减少、血浆铁清除增加。
四铝中毒:一般不导致EPO的完全耐药。措施包括:使用反渗水、避免使用含铝的磷结合剂、去铁胺治疗。
五继发性PTH↑:未能证实甲旁亢与EPO剂量有直接关系。
六溶血:表现与失血相似,透析器内福尔玛林的残留可介导溶血。
七肿瘤:可加重贫血。
八叶酸和VitB12缺乏较少见。
九营养不良30-50%:低血清白蛋白+低Hb血症。
十透析方式:HD和CAPD。
(十一)EPO的剂量:如果排除了铁缺乏、感染、失血等原因,就应该考虑EPO剂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