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白杆菌肺炎
疾病名称克雷白杆菌肺炎
疾病分类呼吸内科
疾病概述克雷白杆菌肺炎是由肺炎克雷白杆菌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多见于老年、营养不良、慢性酒精中毒、已有慢性支气管-肺疾病和全身衰竭的患者。本病的致病菌为克雷白杆菌。
主要症状1、起病急剧,有高热、咳嗽、痰量多和胸痛。
2、可有紫绀、气急、心悸,约半数患者有畏寒,可早期出现休克。
检查:1、血常规。2、X线检查:显示肺叶或小叶实变,有多发性蜂窝状肺脓肿,叶间隙下坠。3、细菌学检查。
治疗:1、抗生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治疗。2、对症治疗。
疾病描述克雷白杆菌肺炎亦称肝炎杆菌肺炎,是由肺炎克雷白杆菌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多见于老年、营养不良、慢性酒精中毒、慢性支气管-肺疾病及全身衰竭的患者。近20余年来,该菌已成为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耐药株不断增加,且产生超广谱酶,成为防治中的难点。
症状体征本病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起病急、高热、咳嗽、痰多及胸痛,可有发绀、气急、心悸,约半数患者有畏寒,可早期出现休克。临床表现类似因为的肺炎球菌肺炎,但其痰常呈粘稠脓性,量多、带血,灰绿色或转红色、胶冻状,但此类典型的痰液并不多见。胸部X线表现常呈多样性,包括大叶实变,好发于右肺上叶、双肺下叶,有多发性蜂窝状肺脓肿、叶间隙下坠。克雷白杆菌肺炎的预后较差,病死率高。
疾病病因感染克雷白杆菌。
病理生理肺炎克雷白杆菌常存在于人体上呼吸道及肠道,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经呼吸道进入肺内引起大叶子或者小叶融合性病变,以上叶为多见。病灶中渗出液粘稠而重,致使中间隙下坠。细菌具有荚膜,在肺泡内生长繁殖时,引起组织坏死、液化、形成耽搁或多发性脓肿。若病变累及胸膜或心包,可引起渗出性或脓性积液病灶的纤维组织增生活跃,易于机化,纤维素性胸膜炎可早期发生粘连。
诊断检查老年体弱患者有急性肺炎、中毒症状严重、且有血性粘稠痰者,应考虑本病。确诊有赖于痰细菌学检查,并与葡萄球菌、结核菌或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所致肺炎相鉴别。年老、白细胞减少、菌血症及原有严重疾病者预后较差。
治疗方案及早使用有效抗生素是治愈的关键。原则为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联合氨基糖苷类康生数,如头孢噻肟钠或头孢他啶静滴合并阿米卡星或妥布霉素肌注或静滴。亦可选择哌拉西林钠(氧哌嗪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糖联用。部分病例使用氟喹诺酮类、氯霉素等亦有效。
用药安全1、多见于老年、营养不良、慢性酒精中毒、已有慢性支气管-肺疾病和全身衰竭的患者。
2、起病急剧,有高热、咳嗽、痰量多和胸痛。
3、可有紫绀、气急、心悸,约半数患者有畏寒,可早期出现休克。
4、不宜吃茄属蔬菜,如西红柿、土豆、茄子、辣椒等及烟草中的生物碱能使关节炎症状加重。
克雷白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klebsiellar pneumonia)亦称肺炎杆菌肺炎或Friedländer肺炎。是由肺炎克雷白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多见于老年、营养不良、慢性酒精中毒、已有慢性支气管-肺疾病和全身衰竭的患者。
肺炎克雷白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常存在于人体上呼吸道和肠道,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便经呼吸道进入肺内而引起大叶或小叶融合性实变,以上叶较为多见。病变中渗出液粘稠而重,致使叶间隙下坠。细菌具有荚膜,在肺泡内生长繁殖时,引起组织坏死、液化、形成单个或多发性脓肿。病变累及胸膜、心包时,可引起渗出性或脓性积液。病灶纤维组织增生活跃,易于机化;纤维素性胸腔积液可早期出现粘连。在院内感染的败血症中,克雷白杆菌以及绿脓杆菌和沙雷菌等均为重要病原菌,病死率较高。
本病较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病人,起病急剧,有高热、咳嗽、痰量多和胸痛,可有紫绀、气急、心悸,约半数患者有畏寒,可早期出现休克。临床表现类似严重的肺炎球菌肺炎,但痰呈粘稠脓性、量多、带血,灰绿色或红砖色、胶冻状,但并非全部病例皆如此典型。X线显示肺叶或小叶实变,有多发性蜂窝状肺脓肿,叶间隙下坠。克雷白杆菌肺炎虽只占细菌性肺炎的2%左右,但病死率高(约30%)。
老年体衰患者有急性肺炎、中毒性症状严重、且有血性粘稠痰者须考虑本病。确诊有待于痰的细菌学检查,并与葡萄球菌、结核菌以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所引起的肺炎相鉴别。年老、白细胞减少、菌血症及原有严重疾病患者预后较差。
及早使用有效抗生素是治愈的关键。首 氨基甙类抗生,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可肌注、静滴或管腔内用药。重症宜加用头孢菌素如孢孟多(cefamandole)、头孢西丁(cefoxitin)、头孢噻肟(cefotaxime)等。哌拉西林(piperacillin),美洛西林(mezlocillin)与氨基甙类联用、以及氧氟沙星疗效亦佳。部分病例使用氯霉素、四环素及SMZ-TMP亦有效。重症多有肺组织损伤,慢性病例有时需行肺叶切除。机体已因其他疾病而免疫力降低的病人容易发生菌血症。当混有其他革兰阴性菌感染时,预后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