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昌
天津医科大学教授1939年生,山东莱州市县人。现任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腹科主任医师、教授。1961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从事肿瘤学各科、肿瘤学病理及肿瘤放疗学工作,重点搞肿瘤外科。1973年起专门从事腹部肿瘤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1984年经国家科委统考赴东京国际协力团学习胃癌的诊断与治疗。1986年至1988年赴日本东京胃癌中心(广岛大学原爆研究所外科,名古屋纪念病院)等处学习消化道癌的诊断与治疗。是日本癌学会及国际肝胰胆外科学会会员。多年研究临床肿瘤学,重点研究对象是腹腔肿瘤,在实践中,逐步丰富了自己的临床经验。他研制的9字全胃切除重建术,应用管状消化道吻合器,确定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定型手术,使手术时间大大缩短,死亡率降低到零。采用胰管体外引流法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癌,安全可靠,十年来未出现手术死亡情况。采用肝叶切除术同时并用肝血管插管治疗肝癌,收到一定效果。创用直肠癌切除手术后用化疗药物灌肠治疗,方法简易,疗效很好。
(1953—),男,山东胶南人。1978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前身)海洋水文气象系海洋水文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国家海洋局工作。现任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与规划司司长、高级工程师、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1986年及2005年分别荣立三等功。
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与规划司司长山东省胶南县红石崖公社龙泉王家村(现划归青岛市黄岛区)人。1975年8月入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水文气象系海洋水文学专业学习,1978年8月毕业后分配到国家海洋局工作。现任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与规划司司长、高级工程师、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1978年8月至1996年4月,在国家海洋局海洋水文气象总台(后改为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工作,主要从事远洋气象预报工作,任预报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1996年4月,调入国家海洋局机关从事海洋管理工作。1996年4月至2004年9月,任科技司调查处副处长、高新技术处处长、助理巡视员、副司长。2004年9月起,任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与规划司司长。
1986年至1987年,参加中国第三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环球航行气象预报保障工作。1991年至1992年,参加中国第八次南极考察队长城站越冬考察。于2006年和2007年,分别赴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北极黄河站进行基本能力建设情况调研。
业务工作主要成果:从事海洋预报工作期间,注意收集典型天气个例,分析总结预报经验,共发表《西北太平洋最佳航线实船试验研究》、《夏季南极半岛地区气旋活动的初步分析》、《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航线分析》、《南极航线和航区环境概述》、《南大洋海冰月际变化的一些特征》、《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问题的研究》等论文11篇,参与翻译《南极南大洋天气气候研究译文集》、《南极的国际研究》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北极研究初步执行计划》等专著3部,获国家海洋局科研成果奖2项。
管理工作期间主要成果:从事海洋科技、海洋政策法规、海洋规划管理工作期间,组织策划了“703”专项立项工作,并负责组织实施,“703”专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经费额度大、调查范围广和技术含量高的国家海洋专项,在策划项目立项中,工作突出荣立三等功;组织完成了“908”专项立项工作,本专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为经济社会发展、为政府决策和为海洋综合管理三个服务,“908”专项被称为我国海洋调查史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新世纪海洋开发热潮的催化剂;组织完成的我国管辖海域实时监视与快速反应系统建设预研,为建设我国海洋立体监测监视网、海洋信息数据传输网和海洋环境预报系统建设项目立项奠定了基础;“数字海洋”建设预研工作,成果在“908”专项中得以应用;组织了海水综合利用推广工作,并参与“海水利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开展的中国21世纪海洋政策研究、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和中国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等工作已初现成果。
1986年成功组织完成气象导航实船试验,荣立三等功1次。2000年出色组织完成“703”专项立项,荣立三等功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