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龙无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朱子语类卷第七十五

「形而上者」指理而言,「形而下者」指事物而言。事事物物,皆有其理;事物可见,而其理难知。即事即物,便要见得此理,只是如此看。但要真实於事物上见得这箇道理,然後於己有益。「为 人君,止於仁;为 人子,止於孝。」必须就君臣父子上见得此理。大学之道不曰「穷理」,而谓之「格物」,只是使人就实处穷竟。事事物物上有许多道理,穷之不可不尽也。谟。

「伊川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须著如此说。』」曰:「这是伊川见得分明,故云『须著如此说』。『形而上者』是理,『形而下者』是物。如此开说,方见分明。如此了,方说得道不离乎器,器不遗乎道处。如为 君,须止於仁,这是道理合如此。『为 人臣,止於敬;为 人子,止於孝;为 人父,止於慈』,这是道理合如此。今人不解恁地说,便不索性。两 边说,怎生说得通?」贺孙。

问:「如何分形、器?」曰:「『形而上者』是理;才有作用,便是『形而下者』。」问:「阴阳如何是『形而下者』?」曰:「一物便有阴阳。寒暖生杀 皆见得,是『形而下者』。事物虽大,皆『形而下者』,尧 舜之事业是也。理虽小,皆『形而上者』。」祖道。

「『形而上者谓之道』一段,只是这一箇道理。但即形器之本体而离乎形器,则谓之道;就形器而言,则谓之器。圣人因其自然,化而裁之,则谓之变;推而行之,则谓之通;举而措之,则谓之事业。裁也,行也,措也,都只是裁行措这箇道。」曰:「是。」

问「化而裁之谓之变」。曰:「化,是渐渐移将去 ;截断 处便是变。且如一日是化,三十日截断 做一月,便是变。」又曰:「最是律管长短可见。」胡泳。

「化而裁之。」化是因其自然而化,裁是人为 ,变是变了他。且如一年三百六十日,须待一日日渐次进去,到那满时,这便是化。自春而夏,夏而秋,秋而冬,圣人去这裏截做四时,这便是变。化不是一日内 便顿然恁地底事。人之进德亦如此。「三十而立」,不是到那三十时便立,须从 十五志学渐渐化去,方到。横渠去这裏说做「化而裁之」,便是这意。柔变而趋於刚,刚化而趋於柔,与这箇意思也只一般。自阴来 做阳,其势浸 长,便觉突兀有头面。自阳去做阴,这只是渐渐消化去。这变化之义,亦与鬼神屈伸意相似。渊。方子录云:「阳化而为 阴,只恁消缩去,无痕迹,故谓之化。阴变而为 阳,其势 浸长,便觉突兀有头面,故谓之变。」

变、化二者不同,化是渐化,如自子至亥,渐渐消化,以至於无。如自今日至来 日,则谓之变,变是顿断 有可见处。横渠说「化而裁之」一段好。。

「横渠说『化而裁之谓之变』一句,说得好。不知本义中有否?」曰:「无。」「但寻 常看此一句,只如自初九之潜,而为 九二之见,这便是化;就他化处截断 ,便是变?」曰:「然。化是箇亹亹地去,有渐底意思。且如而今天气 渐渐地凉 将 去,到得立秋,便截断 ,这已後是秋,便是变。」问:「如此,则『裁之』乃人事也。」曰:「然。」榦。

问:「『化而裁之谓之变』,又云『存乎变』,是如何?」曰:「上文『化而裁之』,便唤 做变。下文是说变处见得『化而裁之』。如自初一至三十日便是化,到这三十日裁断 做一月,明日便属 後月,便是变。此便是『化而裁之』,到这处方见得。」学履。

「化而裁之存乎变」,只在那化中裁截取便是变,如子丑寅卯十二时皆以渐而化,不见其化之之迹。及亥後子时,便截取是属 明日,所谓变也。僩。

「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裁,是裁截之义。谓如一岁裁为 四时,一时裁为 三月,一月裁为 三十日,一日裁为 十二时,此是变也。又如阴阳两 爻,自此之彼,自彼之此,若不截断 ,则岂有定体?通,是「通其变」。将 已裁定者而推行之,即是通。谓如占得乾之履,便是九三乾乾不息,则是我所行者。以此而措之於民,则谓之事业也。。

「化而裁之」,方是分下头项:「推而行之」,便是见於事。如尧 典分命羲和许多事,便是「化而裁之」;到「敬授人时」,便是「推而行之」。学履。

问:「易中多言『变通』,『通』字之意如何?」曰:「处得恰好处便是通。」问:「『往来 不穷谓之通』,如何?」曰:「处得好,便不穷。通便不穷,不通便穷。」问:「『推而行之谓之通』,如何?」曰:「『推而行之』,便就这上行将 去。且如『亢龙有悔』,是不通了;处得来 无悔,便是通。变是就时、就事上说,通是就上面处得行处说,故曰『通其变』。只要常教流通不穷。」问:「如『贫贱、富贵、夷狄、患难』,这是变;『行乎富贵,行乎贫贱,行乎夷狄,行乎患难』,至於『无入而不自得』,便是通否?」曰:「然。」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