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话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公案中大多是有一个字或一句话供学人参究之用,称为"话头"。如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答:"无。"此"无"字即是话头。参禅时,在公案的话头下工夫,称为参话头。参话头是禅宗最具代表性的法门,自北宋末年的大慧宗皋禅师大力提倡以来,几乎成为禅宗的代名词。千年来,在话头下参悟的祖师不计其数;而由于祖师的亲身履践,也使参话头这一法,淬砺得更加善巧与精致。

参话头广受中国佛子欢迎的原因,在于它的入手处极为简易,但却开悟速捷,只要靠住一个话头,起疑情、参到底,就可以了脱生死。可惜的是,宗师隐没之后,参话头的运心方法没有完全传承下来,致使佛弟子或眩惑于祖师的机锋、公案、家风,而成为口头禅;或鄙于宗门知见浑沌的流弊,而弃如蔽屣。但其实在祖师语录中,保留了非常多实际用功的资料可供我们重新去认识它,只是一般人不太了解。

说到参话头,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话头”,简单的解释即是一句话出来之前,称之为“话头”,如果一句话已经出来了,即不能叫做“话头”,而叫做“话尾”了。参话头,这个法门,初期用功只能叫做“看话头”,如何看呢?即,看住一句话出来之前,在什么处。比如:诸位念“阿弥陀佛”,这个“阿弥陀佛”在嘴里出来之前,在什么地方?或者,有人心中默念“阿弥陀佛”,哪么,心中“阿弥陀佛”生起之前,在什么地方?对参话头有兴趣的人,不放去找一下虚云老和尚关于参话头的开示看一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