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宪周
王宪周 男,1932年3月生,贵州镇宁人,布依族。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原任教于镇宁县六马中学。现已退休。主要业绩:在其母一代口头文学的影响下,从小喜爱文学。能唱本民族民歌,能以单口相声的形式讲述本民族故事。1949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为罗盘区盘北地下游击七支队八中队队员。1950年初参加六马区政府工作。1956年调贵州省民族语文指导委员会。1958年读贵州民族学院民族语文大专班毕业。曾在校刊团刊上发表《早晨》等诗篇。1958~1961年在黔南州都匀师范任教,1962年调六马区担住区党委秘书。1963~1992年在六马小学和六马中学任教。在六十年代初曾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自编自演地方小话剧《老少少争上游》、《在水库工地上》等,得到当地群众好评。贵州省话剧团曾在1964年到六马来访,并作过采访演出。工作之余以单口相声的形式为少年儿童讲本民族小故事,儿童们很喜欢。1983~1984年借调在六马地方板乐推行教学布依文,编写过布依文小报。现在退休在家,喜欢习作诗歌和对联。平时喜欢搜集整理本地方民歌,喜欢到人民群众中去听唱山歌,喜爱欣赏山水画。
王宪周 男,1944年1月出生,籍贯湖南省安化县。196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分配在湖南省常德农业学校任教。1985年开始从事食品资源开发研究,现任湖南常德棉产开发中心副研究员。王宪周在任教期间,曾主讲过《农业微生物学》、《土壤肥料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大、中专课程。1985年调至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主持国家“六五”重点攻关课题“水溶法提取低酚棉棉油、蛋白质工艺(中试)研究”,攻克了棉油、蛋白质同步分离技术难关—原料预处理、研磨润滑剂、分离等工艺,具有突破性,独创性,居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属一种新工艺,被评为1986年湖南省十大科技成果。1992年从事营养配合米研究,“芳爽丽湘米(兔淘),被湖南省营养学会评为1993年优秀营养食品。先后发表论文5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