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芦
大类芦
种中文名:大类芦
种拉丁名:Neyraudia arundinacea (L.) Henr.
种别名 :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类芦属
属拉丁名:Neyraudia
国内分布:产云南南部墨江。生于山麓河谷地带,海拔700—1200米以下。
国外分布: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热带亚洲、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海 拔:700-1200
命名来源:[F.F1.Brit.Ind. 7: 305. 1896]
中国植物志:9(2):023
亚科中文名:芦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ARUNDINOIDEAE Tat.
纲中文名:单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多年生,具短根状茎。秆苇状,高3米左右,直径约1厘米。叶片长达60厘米,宽约10毫米,先端丝形,常内卷粗糙。圆锥花序稠密,长40—70厘米,宽约10厘米,亮褐色;小穗含5—7小花,长6—9毫米;第一颖长2.2—3毫米,第二颖长2.6—3.2毫米;第一小花正常发育,外稃披针形,长3.5—4.5毫米,具3脉,边脉具长约2毫米的开展白柔毛,先端2裂,齿长0.5—1毫米,其间伸出长约2毫米反曲的短芒,基盘长圆形,长0.2-0.4毫米,花药氏1.8毫米。染色体2n=20(BiretSahni1986)。
产地分布:产云南南部墨江。生于山麓河谷地带,海拔700—1200米以下。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热带亚洲、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模式标本采自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