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刺鲳

拉丁名: Psenopsis anomala (Temminck et Schlegel)

英文名: Japanese butterfish,Pampano,small pomfret

俗名: 南鲳、瓜核、海仓

纲目: 长鲳科

产地及产期:

一般分布于日本中部以南,经韩国南部至中国东海及台湾等,以中国东海最丰产。台湾产于西部沿海,尤其以基隆与高雄两渔港之拖网渔业渔获最多,渔期每年10月至翌年1月间为盛产期。

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属暖温性中下层鱼类。产卵季节趋向近海,产卵后向北作索饵洄游。盛渔期为工0~12月。

介绍:

体呈长卵圆形,侧扁。头小,吻短。体被薄圆鳞,易脱落。背部青灰色,腹部色较浅。鳃盖后上角有一黑斑。尾鳍深叉形。

特征:

体侧扁,略呈卵圆形。眼大。鳞片极易脱落。体色银白,特征是鳃盖上具一黑斑。背鳍与臀鳍略对称,尾鳍叉形。

习性:

生活於亚热带海域,幼鱼栖息于表水层,常躲藏于水母触须中以寻求保护,成鱼则为底栖性鱼。肉食性,以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产浮性卵。

分布:

日本至台湾,包括台湾北部、西部及南部海域。

附记:

经济性食用鱼,渔民常以刺网及拖网大量捕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