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狐鲣

拉丁名:Sarda orientalis(Temminck et Schlegel)
英文名:belted bonito,oriental bonito,striped bonito
俗名:炸弹鱼、洋包鱼
纲目:金枪鱼科
产地及产期: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温带及热带区域。自日本东北地区以南海域可见,常成群在沿岸表层洄游。每年夏季至秋季可大量捕获。
介绍:与扁舵鲣相似,体呈纺锤形。头圆锥形。吻钝而长,上下颌等长,各具锐齿一行。尾柄细而有力,两侧各具一隆起脊,尾鳍呈新月形。但体背部有6~7条暗色条纹,可加以区别。两腭强壮,尤其是下腭结实有力。体长可达1米,但一般均在50厘米左右。 体呈纺锤形,口大;尾柄细短,尾部具离鳍。鱼体具细鳞,背部蓝青色,具数条几乎平行的深蓝色纵纹,胸鳍後下方具2排黑斑,腹部银白。尾鳍深叉。
习性:
生活于1~30公尺海域,游泳速度快且行动敏捷,性情凶猛,最适水温为13.5~23℃。肉食性,以小鱼为主。
分布:
印度-太平洋热带海域,包括台湾南部、东北部及东部海域。
附记:
经济性食用鱼,渔民常以延绳钓、流刺网等渔法大量捕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