鲂姓
鲂[鲂,读音作fáng(ㄈㄤ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穆王西巡纪年,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或以重大历史事件纪年称谓为氏。西周王朝君主周穆王位五十五年,率大军南征北战,扩充并稳定了西周的地域范围。当他向东确定能种植的田地时,曾至于房之地,当时是鲂。郭璞注释:房,于国,纪年作鲂,即高邑之地(今河南沁阳)。其地之民便以周穆王开化此地的纪年“鲂”为姓氏,称鲂氏。后鲂氏族人因居邑地在古于国故地的房邑,因此多改为房氏。据说,唐朝时期的著名开国名臣尚书左仆射(丞相)、梁国公房玄龄,就是出自该支鲂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上大夫罟士鲂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罟士鲂与晋国著名的智武子(荀罃)皆逝世于鲁襄公十三年(公元前560年)春季。其后人以先祖为荣,以其名字为姓氏,后分衍出罟氏、士氏、鲂氏三姓,虽为偏少姓氏,但皆为同宗同源的古老姓氏。
二.郡望:
东平郡:西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改大河郡为东平国。南朝宋改为郡,治所在无盐(今山东东平)。辖七县,包括今山东济宁、东平、汶上、梁山、泰安等地。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废黜。宋朝宣和年间以郓州为东平府,治所在须城(今山东东平)。明、清两朝为州。民国时期废州改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