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镇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龙源镇简介
龙源镇面积:43.29平方千米总人口:40004人(截止2009年)邮编:454950代码:410823106
2006年,辖24个村委会:龙源村、孙庄村、西石寺村、万花村、原庄村、小原村、余原村、西仲许村、东仲许村、常庄村、央庄村、后龙村、古徐店村、祝徐店村、阎徐店村、卢徐店村、梁徐店村、白徐店村、小徐岗村、东马曲村、西马曲村、三里庄村、郭堤村、任徐店村,(172个村民组)。镇政府驻龙源村镇大街001号。
沿革
因镇人民政府驻龙源村,故名。1949年为一区;1958年初为城关乡(驻木城镇,含今木城镇范围),同年改为城关镇人民公社;1962年析出木城镇人民公社后,改为城关人民公社(1971年迁驻东石寺);1983年改为城关乡;1996年11月东石寺更名为龙源村,12月8日撤城关乡建龙源镇。全镇12个村列入城区规划范围,成立了龙源区、城东区两个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
该镇位于武陟县北部,辖24个行政村,总人口4.5万人,总面积43.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2006年,财政收入13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52元。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优势明显。三面环抱县城,辖区三分之一位于城区规划范围之内,县政府规划的2.6平方公里的城东新区以及四个工业集聚区中的城东工业区、城北重工业区均位于该镇,是城区外延和拓展的核心地带。郑焦晋高速和新洛、郑常两条省道在该镇交汇,是联系郑州、洛阳、焦作、新乡物资交流的中枢[1]。
农业发展
高效农业发展迅猛。按照“市场引导,服务城区”的定位,大力发展温棚蔬菜、鱼莲混养、苗木花卉、奶牛养殖等高效农牧业生产,初步形成了祝徐店苗木花卉、东仲许蔬菜大棚、小原村奶牛养殖等特色种养基地,全镇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1600亩,无公害温室蔬菜大棚达240个,奶牛存栏达到1300头,产品畅销焦作、郑州,远销北京、山西、山东等地。
主导产业特色明显。餐饮服务、房地产、新型挂车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借助城区发展优势,吸引了一批全国知名餐饮连锁集团落户该镇,建成了龙源饮食文化一条街和木栾小区饮食文化中心,各类餐饮门店达158家。依托交通运输业优势,积极引导整合挂车维修生产行业,组建了河南皇马车辆有限公司和新里程车辆有限公司,年可生产专用挂车3000辆,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新增利税7000万元。发挥地处县城的区位优势,积极实施城中村改造,房地产业发展迅速,投资4.3亿元的龙源国际新城、投资2.2亿元的水木清华等住宅小区相继开工建设,成为城区建设的新亮点[1]。
工业发展
发展环境优越。城东工业区、城北重工业区基础设施完备,实现了“四通一平”,实行“封闭式”管理,“一站式”服务,土地、税收等政策优惠;焦作韩电、绿化电自备电厂均位于辖区,电力供应充裕;即将完成的城区热网年可集中供热184万吉焦。
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优越的发展环境、良好的产业基础为广大客商提供投资兴业的沃土。[1]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龙源镇简介
龙源镇位于剑南路,距剑阁老县城21公里,所辖16个村,52个村民小组.3953户,14762人,耕地面积20628亩。幅员面积达87.32平方公里。集镇建于原龙源寺,属于高山镇。
龙源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
总人口
16062
男
8353
女
7709
家庭户户数
4216
家庭户总人口(总)
16012
家庭户男
8324
家庭户女
7688
0-14岁(总)
4012
0-14岁男
2044
0-14岁女
1968
15-64岁(总)
10887
15-64岁男
5763
15-64岁女
5124
65岁及以上(总)
1163
65岁及以上男
546
65岁及以上女
617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5552
地理气候
镇处深丘地带,境内地表出露地层属七曲寺组,主要由砂岩、粉砂岩、泥岩、砾岩互层组成,农耕地多分布于二、三层台地上,多为梯田、梯地,共20628亩。镇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大陆性季风明显示。水热资源有利于农业生产,但农业灾害天气较多,多年平均气温为15.2℃。降水量 1000毫米,镇内河流属西河小支流,由于源近流短。流域面积中,径流随雨季变化,由西北流向东南,山区性河流特点显著,水能开发较为困难,境内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多为柏、桤、杂木林。
镇内有小石口、尖岭、龙门、新民、青杆、登云水库6座,塘堰66口,畜水量1583万立方米,常年可灌溉2670亩。剑阁至南充的公路直穿龙源场内。境内有龙演、龙姜、龙登、龙兴4条主要村干道,连通全镇16个村,约50公里。镇办有酿酒、粮食粗加工等企业。镇村办有中、小学校10所,建有卫生院及村防保站。村民居住除镇上及镇附近居民住钢筋水泥楼房外,余均住青瓦土木结构平房。
经济产业
镇属一个农业大镇。大春种植水稻、玉米,小春则主种小麦、油菜。通过近几年来,党委、政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粮经比例达4:6。海椒种植在经济作物中占重头戏,形成了该镇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冬桃这个反季节果品已在该镇红彤村安家落户,逐成规模。每年10月底栽植,三年内挂果,每个最重可达一斤左右。花期与挂果期与普通桃子一致,但成熟期在11月底,春节前正是上市销售的最佳时期,口感酸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该镇森林资源丰富,现已引进龙源木业加工厂,生产出的“洁霸”木桶已运销省外,它在继承传统的木桶浴器之简明、厚重、古朴、自然风格基础上,创造性的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手工打磨与机械化生产相结合,利用剑柏木质地坚硬、纹理细腻、色彩斑斓,浓郁清香之独特风格,精心制造了精致,舒适、豪华、美观之不同型号的沐浴器具数十种。
由于该镇幅员面积辽阔,坡场宽广,建立起了青龙村肉羊养殖基地。有波尔山羊、黄羊等优良品种。一大批养殖与贩运户已逐成气候,年出栏商品羊可达2万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