圪垱店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武陟县圪垱店乡

面积:48.31平方千米 邮编:454951 代码:410823202

乡镇简介圪垱店乡古称青龙镇,位于武陟县东部,境南一公里是风景名胜黄河第一观---嘉应观,辖区面

圪垱店乡

积48.3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总人口3.9万(其中回族人口0.3万),人均纯收入4856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焦郑高速公路、郑常、詹郇、武商公路穿境而过,发展经济的条件比较优越。

历史沿革古称青龙镇。因乡人民政府驻圪垱店村,故名。明、清时期先后属千秋乡、善一里和善二里、古阳乡;民国时期先后属三区、六区、七区、建国乡;解放后,先后属五区、六区,1955年属安庄、小刘庄、徐庄、圪垱店、白龙王庙、六伊、大城等乡管辖范围;后合并为圪垱店乡;1958年建圪垱店人民公社;1983年改今名。

行政辖区辖21个村委会:圪垱店村、小岩村、大城村、岗头村、高伊村、王伊村、程伊村、秦伊村、冯村、汤王堤村、邢庄村、毛庄村、毛庵村、安庄村、郭庵村、小刘庄村、白庙村、关音堂村、耿村、西王庄村、宝村。乡政府驻圪垱店村中心大街。

特色农产品小麦,水稻,花生,玉米,蔬菜,苗木,花卉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40473

20649

19824

家庭户户数

8988

家庭户总人口(总)

40301

家庭户男

20541

家庭户女

19760

0-14岁(总)

13207

0-14岁男

7148

0-14岁女

6059

15-64岁(总)

24713

15-64岁男

12402

15-64岁女

12311

65岁及以上(总)

2553

65岁及以上男

1099

65岁及以上女

145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9733[2]

农业发展传统农业基础较好。境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年降雨量700毫米,无霜期240天,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全乡耕地面积4.2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水稻、花生、玉米等,面积3.6万亩;经济作物有大棚蔬菜、苗木花卉、小杂果等,面积0.6万亩,已建成了以邢庄、“四伊”(高伊、程伊、秦伊、王伊)为中心的2500亩无公害蔬菜园区和以小岩、圪垱店为中心的3500亩苗木花卉园区。荣获“河南省奔小康科普示范先进乡镇”、“武陟县党员干部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称号。

工业发展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形成了皮革制品加工(羊剪绒系列)、纸制品加工(卫生材料、包装产品)、高科技超硬材料(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和交通运输四大支柱产业,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以上的皮革制品加工民营工业企业多达20余家。皮革加工产品远销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河南富莱格超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立方氮化硼生产线,填补了市县空白。

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圪垱店乡西邻武陟县城,南靠郑常公路,北依郑晋高速,东距京广铁路10公里,黄河三桥与郑晋高速交汇与此,距郑州、新乡、洛阳、焦作等中心城市均不足半小时车程。管理规范、服务一流的武陟县城东工业园区位于境内。邮电通信便捷,国际国内程控电话、通迅网络覆盖全境。地下水资源丰富,电力供应充裕,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条件日益改善。

丰富的物产资源,独特的乡村文化,优惠的投资政策,良好的配套服务,深深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客商前来 投资兴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