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殊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香殊兰

名称: 香殊兰

别名:

原产地: 原产于热带非洲。

生长分布:

科名: 石蒜科Amaryllidaceae.

学名: Crinum moorei 'Album'

英名:

用途:

生性强健,耐阴,叶片终年青翠,适合庭院美化或大型盆栽。

生长形态:

多年生球根花卉,株高约1~1‧5公尺,丛生状。

根系: 地下有鳞茎。

茎干:

叶的形态: 叶剑状披针形,叶背中肋突出。

花的形态: 花茎自叶丛中抽出,粗大中空,繖形花序,花冠杯形,六瓣,白色,清香扑鼻,令人闻之振奋。

果实:

种子:

花果期: 夏季开花。

繁殖: 繁殖可用分株法,春至夏季为适期。

栽培: 栽培土质以富含有机质之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佳,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早春修剪老叶,植株拥挤应强制分株另植。性喜高温多湿,生育适温约22~32度C。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