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ira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Mbira

Mbira广泛分布于非洲,各地名称不同,如Kalimba, Sanza, Kangombio, Leekembay,拇指钢琴等。

Mbira,几乎在津巴布韦的音乐里都用到这种奇妙而又古怪的乐器。原本在30年代的时候这种乐器临近绝种,不过在后来的60、70年代这种乐器得以重生,并且得到西方国家的大大赞赏。

Mbira的发声体部份就是上面一根根长短不一的弹性金属条,下面则用木或葫芦瓜作为共鸣箱。以往,这些金属条的原料只是在矿石中熔化出来的金属,现在则采用质素较高的钢制造。Mbira有很多不同的形状,钢条的数目也不一定。例如津巴布韦的Mbira是在木制的圆形音箱里,有22至28根钢条,排列成两排。据说,由这种乐器所演奏出来的音乐不仅能够赶走病人身上的邪气,还能起到祈雨的作用,因此在津巴布韦它是备受人们喜爱的乐器之一。

Mbira主要用来伴唱,演奏的时候,要两手拿着琴体,然后用两只大拇指弹奏,当拇指按下再放开时,钢片便会振动而发出声音了。有些Mbira上会装上一些贝壳或汽水瓶盖等对象,使弹奏时能同时发出一些类似“嘶嘶”声,或者像铃鼓金属片晃动时发出的响声,使音响效果更加丰富。

Mbira体积小,易于携带,当日落黄昏之时,人们会围成一圈,用它来作歌唱或讲故事伴奏,有些土人在长途步行时,也会携带它来沿途消遣时间。

“拇指钢琴”,是由"Thumb Piano"翻译而来。细想这种翻译其实不妥,它不利于人们对这件乐器的理解.其一从乐器分类法的角度看,Mbira属于体鸣乐器,Piano是弦鸣乐器,简单的从演奏方法的角度把它叫Thumb Piano,虽形象却不利于理解乐器的内涵.其二把Mbira译成"拇指钢琴"是以英语国家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一件非洲乐器,颇有"Chinese violin"的味道,无形中增加了隔阂,带给人们的是难以逾越的文化壁垒。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