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察督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哈察督量生平1903年6月6日出生于现在格鲁吉亚共和国的第比利斯(Tbilisi)(当时属于苏联)。他是亚美尼亚人,父亲以装订书籍为业,他的家庭非常的贫困,在他年轻的时候对于周遭他所听到的音乐便非常的著迷,尽管对音乐的兴趣,可能由于家境的关系他并没有学习音乐或是看谱,唯一的音乐经验便是在学校乐队吹Tuba,但他确信自己可以成为一个音乐家。

直到1921年,在完全没有音乐教育基础也不懂俄国话的情况下,为了学习音乐他独自前往莫斯科,他展露出他在音乐方面的才华,进入了Gniessor音乐学校,他知道他必须更努力学习很多音乐方面的知识,当时可怜的小哈察督量哪里知道他应该要主修哪一种乐器或学科,当被问到时他甚至不晓得他要学哪一类型的乐器,最后他决定了跟随Mikhail Gnesin学习大提琴,学了三年後他便转学作曲的课程。

1929年他获得了莫斯科音乐院的入学许可,跟随Nikolai Myaskovsky学习。到了1933年他完成了所有的音乐学习,这时的他已经是30岁了。

1930年和同学也是作曲家的Nina Makarova结婚,不久即成为一流的作曲家。

1937年完成交响诗《斯大林之歌》,甚获俄国人喜爱。

1948年他、萧斯塔科维奇和普罗高菲夫(Prokofiev)遭苏共中央的严厉批判,指责他们的音乐有著浓厚的资本主义色彩,他承认自己有现代音乐的趋向,但并未改变自己的作曲风格,后来他们三人也都成为世人景仰的音乐家。

1951年开始在莫斯科音乐院和Gnesiny State音乐教育学院教学。

1954年被尊称是苏维埃人民音乐家,并访问伦敦和欧洲各国,并公开指挥自己的作品。

1959年获得列宁奖。

哈察督量大事年表1903 6月6日生於乔治亚共合国的第比利斯。

1920 只身前往莫斯科。

1925 进入Gniessor音乐学校主修作曲与大提琴。

1929 进入莫斯科音乐院。

1930 和Nina Makaroya结婚。

1933 30 完成了音乐教育。

1937 完成钢琴协奏曲。完成《斯大林之歌》。

1940 完成小提琴协奏曲。

1948 遭苏共中央批判。

1954 访问伦敦和欧洲其他国家。

1978 5月1日去世于莫斯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