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方镇
枣阳市七方镇是汉光武帝二十八宿大将马武的故里,自清初建镇已历300余年。版图面积305.02平方公里,辖75个村(居)委会,2.2万户,12.9万人,耕地面积24.6万亩。200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532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43元。
七方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东临枣阳市区20公里,西接古城襄樊40公里,距省城仅300公里,是省域副中心城市襄樊市的重要卫星城镇。316国道穿境而过,以镇区为中心20公里半径内有襄十、襄荆、孝襄、樊魏四条高速公路,距离襄樊火车站、刘集飞机场、汉江黄金水道仅30公里。
七方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境内蕴藏着1.85亿吨膨润土,属特大型浅表性矿床,易于开采。拥有15万亩优质稻麦基地、6万亩油料基地、5万亩优质西瓜基地,年产农副产品30余万吨,是枣阳优质小麦、水稻、西瓜、油料主产区。畜牧生产发展迅猛,07年循环出栏生猪12.53万头,家禽169.5万羽,是襄樊重要的畜禽商品生产基地。
七方风华正茂,前程似锦。近年来,镇委、镇政府按照"农业稳镇、工业立镇、商贸活镇、开放兴镇"的思路,大气开放,全力招商,先后引进外资2亿多元,银昌棉业、聚鑫磷化、金正农牧、兆丰矿业等一批龙头企业成功落户投产,农副产品加工、纺织、化工、建材、矿产开发等产业初具规模。开放的七方诚邀国内外有识之士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日趋配套,硬化道路5000多米,90%的居民用上了自来水,程控电话由500门增至1000门,电话号码顺利升至7位,城镇建设的各项事业已初异规模。财贸经济再创佳绩,各项指标超额完成。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镇现有2所初中、25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防病治病能力明显增强,卫生防疫、计划生育等工作扎实有效。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社当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社会法制建设和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