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嗣成
钟嗣成,元代文学家。字继先,号丑斋,大梁(今河南开封)人。久居杭州。屡试不中。顺帝时编著《录鬼簿》二卷,有至顺元年(1330)自序,载元代杂剧、散曲作家小传和作品名目。所作杂剧今知有《章台柳》《钱神论》《蟠桃会》等七种,皆不传。所作散曲今存小令五十九首,套数一套。
【凌波仙】
吊陈以仁
钱塘人物尽飘零,
赖的斯人尚老成。
为朝元恐负虚皇命。
凤箫寒,鹤梦惊,
驾天风直上蓬瀛。
芝堂静,蕙帐清,
照虚梁落月空明。
《录鬼簿》初稿成于至顺元年(1330),元统二年(1334)后和至正五年(1345)后又作过两次修订,由原来的1卷扩充为2卷,所收作家152人,作品名目共400多种。书中所载作家分为 7类:①“前辈已死名公,有乐府行于世者”,包括董解元等31人。②“方今名公”,包括郝新庵等10人。以上两类多为散曲作家。③“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包括关汉卿等56人。④“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为之作传,以《凌波曲》吊之”,包括宫天挺等19人。⑤“已死才人不相知者”,包括胡正臣等11人。⑥“方今才人相知者,纪其姓名行实并所编”,包括黄公望等21人。⑦“方今才人,闻名而不相知者”,包括高可通等 4人。书中对杂剧作家的里籍、生平、著述情况,大都有简要的介绍,它是现存元人记述元杂剧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录鬼簿》中的小传、吊词和《自序》《后记》,表露了作者对戏曲创作的看法。他在《自序》中说,世间有“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的未死之鬼,亘古至今也有“著在方册”的不死之鬼。他认为那些“门第卑微、职位不振、高才博识”包括艺人在内的杂剧作家,应同“圣贤之君臣、忠孝之士子”一样,是不死之鬼,他们的业绩也应该被记录下来,“得以传远”。作者对作家的评价也具有卓越见识,比如他将关汉卿列首位,而对郑德辉的评语则含有微词:“惜乎所作,贪于俳谐,未免多于斧凿。”
《录鬼簿》流传的本子甚多,主要有手抄《说集》本1卷;明天一阁蓝格抄本2卷;明崇祯时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附刻本 1卷;清康熙时曹寅《楝亭藏书十二种》本 2卷;《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收录的《录鬼簿》,是根据各本汇校而成的。天一阁本《录鬼簿》中,贾仲明仿钟嗣成吊词补作的关汉卿等82人吊曲,对不少作家的生平有重要补充。其中还提到元代戏曲作家的创作活动,如前期有“玉京书会”、“元贞书会”,后期有“武林书会”等,都值得重视。
《录鬼簿续编》1卷,附抄于天一阁本《录鬼簿》后,约编成于明洪熙、宣德之际。编者一说贾仲明,一说无名氏。《续编》体例与《录鬼簿》相似,但未分作家时代,也无吊词。书中著录作家71人,杂剧名目78种,是有关元末明初戏曲史的重要材料,如对罗贯中、贾仲明人事迹的记载仅见此书,尤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