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粘木

拉丁名 Ixonanthes chinensis Champ.

中文名 粘木

拉丁科名 Linaceae

中文科名 亚麻科

保护级别 3

分布 福建(福州)、广东、广西、湖南(江永、道县)、贵州、云南(富宁)

现状 渐危种。粘木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近20多年,随着天然林面积的锐减,分布范围随之缩小,株数日益减少。

海拔下限(米) 30

海拔上限(米) 750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10一20米,胸径约30厘米;树皮灰褐色。叶互生,纸质至薄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7一12厘米,宽2-5厘米,先端急尖或圆而微缺,基部楔形,全缘,干时褐色,侧脉每边5一7条,纤细,两面突起;叶柄长1-2厘米,有狭边。二歧聚伞花序生于枝的近顶叶腋内;花白色,萼片5,基部合生,卵状长圆形,长约3毫米;花瓣5,宽圆形,长约4一5毫米,宿存;花盘杯状,有槽10条;雄蕊10,长达2厘米;子房近球形,5室,花柱长,柱头头状。蒴果卵状椭圆形,长2一3厘米,宽约1厘米,成熟时褐黑色,果皮硬革质,5瓣裂开;种子长圆形,上端具翅,长10一15毫米。

特性 在海南岛,粘木常生长在热带季雨林或热带山地雨林中。所在地年平均温20---24℃之间,年降水量1600--2300毫米,相对湿度75—88%,干湿季明显。土壤多为砖红壤性红壤或砖红壤性黄壤,土层深厚。在海拔较低的疏林中,树下幼苗、幼树常见,而在海拔较高的密林中,林下幼苗、幼树极少,天然更新不良。每年4--5月开花,10---12月果实成熟。

保护价值 粘木科有2属约23种。我国为分布区的北界,只有1属2种。是研究粘木科的系统发育、植物区系等的重要材料。粘木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材质稍软,加工容易,少开裂,不变形,适作房建、家具、农具等用材。

保护措施 建议将尖峰岭林区内高大、林,挂牌登记,严加保护。同时进行采种、验,尽快恢复发展这一资源。

栽培要点 10月份果实微裂、表面呈棕褐色时可采摘,在室内阴干数日,待蒴果开裂,种子自行脱落。种子寿命短,收集纯净种子后即行播种育苗,发芽率可达85%。待苗高60厘米时,在阴雨天出圃定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