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庚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和庚吉(1864-1950),壬辰科进士。纳西族历史上的最后一位进士。

和庚吉曾在京都兵部主事,后到四川乐至县等地任职。先后在外十多年,因见时局变迁日亟,以"父母在堂,迫需奉养"为名,告退还乡。和庚吉热爱故乡,眷恋丽江的山水。他在四川乐至县任知县时,得知重修黑龙潭得月楼,挥毫撰写一楹联寄回故乡,联曰:"丞相祠边,子云亭下,只遗古意茫茫,欣故里依然,胜迹辉流丹阁影;屏开雪岭,镜拂晴波,不尽余情缕缕,问何时归去,曲栏醉饮绿杨春"。此联以优美的文笔,描写了丽江如诗如画的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深情,因此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和庚吉虽退隐家乡,但对国事极为关心,并有自己的是非标准和原则。1936年4月,红军长征过丽江时,因国民党的反动宣传,丽江古城一时谣言四起,人心惶惶。这时,年逾古稀,德高望重的和庚吉出来说话了,他告诉乡亲说:"共产党红军是一个政党,有自己的纲领,不会杀人放火,乱来一堂,不要惊惶失措!"老进士一席话安定了人心,接着动员民众手持"欢迎义军"的彩旗,出城到七八里外的东元桥去欢迎红军。写下了红军长征史上独特的一页。有趣的是当时贺龙的指挥部就设在科贡坊和庚吉家中。

1949年10月1日,和庚吉虽年逾85岁,兴奋地挥毫写下了一副对联:"创前古未有的新中华,英雄时世;扩养生大同于遥远邑,衽席苍黎"。贴在科贡坊前临时搭建的青松牌坊上,表达了丽江纳西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喜悦之情。

和庚吉还写过一篇《鸦片烟论》,大声疾呼:"物之害人最烈,足以丧身,丧家,丧国,而人偏溺其中,明知其害,而自甘受害者,其惟鸦片烟呼!""鸦片本非中国产,产自印度,英人知此物之足以谋人国也。"这样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文章,对当今仍有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