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母班
胡母班(?-190)字季皮,泰山(治今山东泰安东北)人。东汉末年大臣,官至执金吾。
历史传记少与度尚、张邈、王考、刘儒、秦周、蕃响、王章为八厨。熹平末,拜侍御史。初平元年,以执金吾奉使河内,为王匡所收,系狱死。
相关传说选自《搜神记·卷四·胡母班》
胡母班,字季友,泰山人也。曾至泰山之侧,忽于树间逢一绛衣驺①,呼班云:“泰山府君召。”班惊愕,逡巡未答。复有一驺出呼之,遂随行。数十步,驺请班暂暝。少顷,便见宫室,威仪甚严。班乃入阁拜谒。主为设食,语班曰:“欲见君,无他,欲附书与女婿耳。”班问:“女郎何在?”曰:“女为河伯妇。”班曰:“辄当奉书,不知缘何得达?”答曰:“今适②河中流,便扣舟呼青衣,当自有取书者。”班乃辞出。昔驺复令闭目,有顷,忽如故道。
遂西行,如神言而呼青衣。须臾,果有一女仆出,取书而没。少顷复出,云:“河伯欲暂③见君。”婢亦请瞑目。遂拜谒河伯。河伯乃大设酒食,词旨殷勤。临去,谓班曰:“感君远为致书,无物相奉。”于是命左右:“取吾青丝履来。”以贻班。班出,瞑然,忽得还舟。
遂于长安经年而还。至泰山侧,不敢潜过。遂扣树,自称姓名:“从长安还,欲启消息。”须臾,昔驺出,引班如向法而进。因致书焉。府君请④曰:“当别再报。”班语讫,如厕。忽见其父著械徒作⑤,此辈数百人。班进拜流涕,问:“大人何因及此?”父云:“吾死不幸,见遣三年,今已二年矣,困苦不可处。知汝今为明府所识,可为吾陈之,乞免此役,便欲得社公⑥耳。”班乃依教,叩头陈乞。府君曰:“生死异路,不可相近,身无所惜⑦。”班苦请,方许之。于是辞出,还家。
岁余,儿子死亡略尽。班惶惧,复诣泰山,扣树求见。昔驺遂迎之而见。班乃自说:“昔辞旷拙⑧,及还家,儿死亡至尽,今恐祸故⑨未已,辄来启白,幸蒙哀救。”府君拊掌大笑曰:“昔语君‘死生异路,不可相近’故也。”即敕外召班父。须臾,至庭中,问之:“昔求还里社,当为门户作福,而孙息死亡至尽,何也?”答云:“久别乡里,自欣得还,又遇酒食充足,实念诸孙,召之。”于是代之。父涕泣而出。班遂还。后有儿皆无恙。
------------------------------------------
注释
① 驺(音zou):骑马的仆从。
② 今:将;如果。适:至。
③ 暂:立即。
④ 请:告诉。
⑤ 械:刑具。徒作:服劳役。
⑥ 欲得社公:希望得为乡里的社公。社公即土地神。
⑦ 身无所惜:谓我并不吝惜一个社公的职位。身,我,本人。
⑧ 辞:言词。指为父请托之词。旷拙:粗野,拙劣。旷,通“圹”,野。
⑨ 故:仍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