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妇女联合会
河南省妇联成立于1950年3月23日。省妇联机关现有编制53人,一正三副四位主席,一位助理巡视员;内设7个部室(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妇女发展部、权益部、儿童工作部、研究室)、省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妇联;下辖3个直属事业单位:河南省妇女干部学校、河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妇女生活》杂志社。为了加强与有关方面的联系与合作,还成立有河南省妇女问题理论研究会、家庭教育研究会、女企业家协会等学术研究和横向联谊组织。全省妇联系统现有省、市、县、乡、村五级妇女组织,还有一批直接为妇女儿童服务的经济实体,在促进男女平等、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受妇女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河南省委、省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妇女工作和妇女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先后制定了《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颁布实施了《河南省妇女发展规划》、《河南省儿童发展规划》。全省自上而下建立健全了妇女儿童工作机构,省、省辖市、县(市、区)均成立了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协调小组、妇女维权协调小组等组织,形成了社会化的妇女工作格局。全省各级妇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全面履行自身职能,代表和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推进妇女儿童“两纲要”、“两规划”的实施,团结动员广大妇女投身三大文明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妇女劳动力占60%以上,乡镇企业女性从业人员占40%,农村广大妇女积极参加“双学双比”、“巾帼扶贫示范村”和“巾帼科技致富示范村”创建活动,目前,全省建立农村妇女科技指导中心2700多个,成立各类妇女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18000多个,220多万农村妇女接受了实用技术培训,各级妇联积极实施小额贷款扶贫工程,2004年全省各级妇联共争取扶贫贷款3200多万元,帮助农村妇女依靠科技增收致富,为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作出了贡献。在城市,全省广大女职工积极参与“巾帼建功”活动,以振兴河南为己任,爱岗敬业、奋发图强。各级妇联积极推动全省妇女创业与下岗女工再就业工作,加大了培养和宣传下岗不失志、艰苦创新业先进妇女典型的力度,省妇联组织了河南省下岗女工创业与再就业先进典型事迹报告团,巡回到全省18个省辖市作报告,直接听众达2万多人,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并在下岗女工中引起强烈反响。各级妇联还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开发就业岗位、争取就业项目、提供就业服务、召开就业供需见面洽谈会等多种形式,促进下岗失业妇女再就业。各级妇联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五好文明家庭”、“道德规范进我家”、“家庭文明示范村”等精神文明的创建,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中发挥了特殊重要作用。全省乡级以上命名的“五好文明家庭”数达到全省家庭总户数的30%。全省各级妇联切实做好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省妇联与省司法厅联合建立了河南省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法律志愿者队伍;与省公安厅联合下发了《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通知》,在全省开展了创建“零家庭暴力”社区活动。充分发挥维权协调组织、维权法庭、特邀陪审员、法律援助中心、“110反家暴中心”的作用,认真做好来信来访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推动有关部门严肃查处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重大案件。全省妇女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小学适龄女童入学率达到99.8%,各级妇联以多种形式实施“春蕾计划”,共资助13万多名失、辍学女童重返校园。各级妇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省、市妇联都制定下发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意见》,省妇联在全省推出了以德育教育为主题的“十个一”工程、以弘扬“母亲精神”为核心的“母亲教育”工程;组织了“夕阳与朝阳同行”道德实践团,开展了“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等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推出了一批家庭教育丛书,组织了家庭教育演讲报告团到各省辖市巡回演讲。各级妇联通过举办报告会、创办特色家长学校等形式传播家教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省妇联把2003年作为“全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年”,把2004年作为“提高基层妇联干部素质年”,把2005年作为“能力建设年”,在全省范围内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精力,对妇联基层组织开展了集中整建工作对基层妇联干部进行了大培训。通过集中整建,建立健全了乡、村两级妇联组织,配齐配强了基层妇联干部,夯实了妇联工作基础,尤其是省直机关、事业单位,通过整建,共建妇委会80个,基本达到人员配齐,待遇落实。2005年各级妇联抓住全省第五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契机,采取强有力措施,积极做好换届选举中妇女参选参政工作,力争村“两委”班子中至少有1名女同志,力争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全省各级妇联把基层妇联干部作为培训重点,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培训向基层妇联干部交工作、交任务、教方法,强化为妇女群众服务的意识,提高为妇女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本领,2004年,全省各级妇联共办培训班1800多期,培训基层妇联干部12万多人次。在省妇联机关,通过开展创建“五型”机关活动(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务实型、廉洁型),争当“五好”党员(学习好、思想好、工作好、纪律好、作风好)、 “五学”(学电脑、学英语、学讲普通话、学开汽车、学公文写作)活动,力争把干部培养成具有多种技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各级妇联建立了妇女人才库,女性参政比例不断提高。目前,全省18个省辖市党政领导班子中都配备了1名以上女干部,157个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中基本实现了配备1名以上女干部的目标,90.3%的乡(镇、街道办)党政领导班子中配备了1名以上女干部。全省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妇女典型,近年来,荣获省级以上“三八”红旗手(集体)称号的2000多人(个)、省“十大女杰”称号30人,刘志华、王玉荣、胡大白、任长霞先后荣获“中国十大女杰”称号。2004年,全省各级妇联集中宣传了公安局长的好榜样任长霞、人民艺术家常香玉以及优秀女教师吴玲等人的先进事迹,组织广大妇女向她们学习,弘扬“四自”精神,争做时代新女性。各级妇联加强与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及女领导干部、女知识分子、女企业家的联系,增进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港、澳、台妇女组织的联谊,加大与国外妇女民间组织的友好往来,有力地促进了该省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